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大綱(2019年修訂版)的通知,明確培訓計劃向重點地區傾斜,來自貧困地區、民族地區、革命老區的培訓對象同等條件優先招收。
全科醫生的培訓內容包括全科醫學基本理論知識培訓、臨床綜合診療能力培訓、基層醫療衛生實踐及全科臨床思維訓練四個板塊。在社區康復方面需熟悉康復評定的種類和特點;常用物理療法、作業療法、中醫藥傳統康復療法、日常生活能力訓練的方法。在基層醫療衛生實踐方面,要求重點培訓基層常見多發疾病診治、中醫藥健康管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常識等。《大綱》強調,培訓基地可根據培訓對象從事臨床醫療工作的專業背景和工作經歷(時間截至培訓報到當日),適當減免相關培訓內容。
《大綱》明確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對象包括兩類臨床醫師:一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已取得臨床執業(助理)醫師資格、擬從事全科醫療工作、尚未接受過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全科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或助理全科醫生培訓的臨床執業(助理)醫師。二是二級及以上醫院中取得臨床執業醫師資格、從事臨床醫療工作三年及以上、擬從事全科醫療工作、尚未接受過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全科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或助理全科醫生培訓的其他專科臨床執業醫師。
以下是通知全文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印發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大綱(2019年修訂版)的通知
國衛辦科教發〔2019〕1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
為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精神,落實《“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的意見》要求,擴大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實施范圍,規范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工作,提高全科醫生轉崗培訓質量,我委組織制定了《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大綱(2019年修訂版)》(可從國家衛生健康委網站下載)。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貫徹執行,并提出以下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
全科醫生轉崗培訓是當前加快壯大全科醫生隊伍的有效途徑,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高度重視,將其作為深化醫改、加強全科醫生隊伍建設的重要舉措,強化組織領導,完善政策措施,分解目標任務,責任分工到人,層層抓好落實。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統籌資源,加大投入,加強培訓基地和師資隊伍建設,健全培訓體系,嚴格培訓質量控制,推動本地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工作扎實穩妥有效開展。
二、加強政策保障
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結合實際制訂本地全科醫生轉崗培訓規劃和年度計劃,培訓計劃向貧困地區、民族地區、革命老區重點傾斜,同等條件下對來自本省域貧困地區、民族地區、革命老區的培訓對象優先招收。經單位同意派出參加全科醫生轉崗培訓的,原單位應當保證培訓對象培訓時間,培訓期間工資待遇不變,工作年限連續計算。鼓勵二級及以上醫院有關專科醫師參加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培訓考核合格的,在原注冊執業范圍基礎上增加全科醫學專業執業范圍,允許其在培訓基地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全科醫療服務,并按規定享受相關津補貼。培訓對象注冊全科醫學專業執業范圍后,應當積極參與全科醫療工作或從事全科醫學帶教工作,并納入醫師定期考核。
三、加強監督管理
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應當以需求為導向,以培訓質量為核心,針對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工作的關鍵環節,強化省域內各有關地市、區(縣)、各培訓基地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工作的指導與監督,加強政策宣教,完善對實施過程的指導、監測和檢查評估,實現監督管理全覆蓋,對培訓基地實行嚴格的動態管理,確保培訓質量和效果。中央財政專項轉移支付經費主要用于來自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培訓對象的生活補助和教學實踐活動,培訓經費實行專款專用,不得截留、挪用。我委將適時對各地工作進行抽查,并委托第三方對各地實施進展、過程管理、培訓質量與效果等進行外部評價。
附件: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大綱(2019年修訂版)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
2019年3月29日
(信息公開形式:主動公開)
附件
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大綱
(2019年修訂版)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的意見》要求,規范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工作,提高全科醫生轉崗培訓質量,加強全科醫生隊伍建設,制定本培訓大綱。
一、培訓目標
以全科醫學理論為基礎,以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需求為導向,通過較為系統的全科醫學相關理論學習和實踐技能培訓,培養具有高尚職業道德和良好專業素質,熱愛全科醫學事業,掌握全科專業基本知識和技能,達到全科醫生崗位勝任力基本要求,能夠為個人、家庭、社區提供綜合性、連續性、協調性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合格全科醫生。
二、培訓對象
符合以下條件的臨床醫師可申請參加全科醫生轉崗培訓:
(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已取得臨床執業(助理)醫師資格、擬從事全科醫療工作、尚未接受過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全科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或助理全科醫生培訓的臨床執業(助理)醫師。
(二)二級及以上醫院中取得臨床執業醫師資格、從事臨床醫療工作三年及以上、擬從事全科醫療工作、尚未接受過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全科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或助理全科醫生培訓的其他專業臨床執業醫師。
三、培訓時間和方式
(一)培訓時間。
培訓總時長不少于12個月,可以在2年內完成。其中,全科醫學基本理論知識培訓不少于1個月(160學時)、臨床綜合診療能力培訓不少于10個月、基層醫療衛生實踐不少于1個月(160學時)、全科臨床思維訓練時間不少于 20 學時(穿插培訓全過程)。
(二)培訓方式。
培訓采取模塊式教學、必修與選修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允許培訓基地根據培訓對象的專業背景、工作年限和個性化需求,按照“填平補齊”的原則,靈活安排培訓內容,重在全科崗位勝任能力的培養。具體要求見表1。

四、培訓內容及要求
(一)全科醫學基本理論知識培訓。
主要包括:全科醫學及其相關理論、國家醫療衛生體系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醫患關系與人際溝通、健康管理及慢性病管理、社區康復、衛生信息管理、預防醫學等內容。具體培訓細則如下:
1.全科醫學及其相關理論。
掌握:全科醫學的基本概念,全科醫生的服務模式和工作方法,全科醫學的診療思維模式;全科醫學以家庭為單位的照顧方式;我國全科醫生培訓模式、轉崗培訓目標和大綱。
熟悉:我國全科醫學教育發展現狀,國家關于全科醫生隊伍建設的方針政策;臨床預防的概念、原則與方法。
2.國家醫療衛生體系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
掌握:國家醫療衛生體系和相關政策,包括醫療保障制度。
熟悉:我國醫療衛生機構的主要類型、功能、執業范圍、服務對象;雙向轉診、簽約服務、績效考核的相關內容;我國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相關政策。
3.醫患關系與人際溝通。
掌握:醫學倫理學的基本原則、病人的基本權利和義務;醫患關系模型及其意義、全科醫療中醫患關系的建立與維護;人際關系與溝通技巧;遵醫行為的影響因素及其改善的方法。
熟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就診患者的心理特點和需求,基層常見醫療糾紛及其預防、處理。
4.健康管理及慢性病管理。
掌握:健康管理的基本概念;生命周期及其健康維護的概念與基本方法;疾病篩檢的原則與方法;基層慢性病的健康管理技能,以高血壓、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和高危人群的管理技能與規范為重點;避孕節育基本知識和服務技能。
5.社區康復。
掌握:康復醫學的概念;社區康復的基本原則、服務模式與內容。
熟悉:康復評定的種類和特點;常用物理療法、作業療法、中醫藥傳統康復療法、日常生活能力訓練的方法。
6.衛生信息管理。
掌握:居民健康檔案的建立、應用與管理。
熟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信息系統、遠程醫療、轉診綠色通道、互聯網醫療等;計算機檢索相關信息的基本途徑與方法;循證醫學的基本概念。
7.預防醫學。
掌握:流行病學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社區衛生診斷的資料收集與整理分析;健康促進與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與方法,健康教育服務規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概念、內容、識別與處理原則。
了解:常用衛生統計分析方法,基礎數據的常規處理;基層常見慢性病的膳食指導原則,居民營養監測方法。
8.其他。
各省(區、市)根據本地區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的實際需求,可適當安排其他相關理論學習內容。
(二)臨床綜合診療能力培訓。
根據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實際需求,以臨床科室輪轉方式組織安排教學活動,包括臨床基礎培訓(崗前培訓,1周)和臨床科室輪轉兩部分。其中,臨床科室輪轉分必修輪轉科室和選修輪轉科室,不同輪轉科室需要學習的主要病種/健康問題見表2,各地、各培訓基地可根據當地和學員實際情況,對有關培訓內容作適當調整優化。

1.臨床基礎培訓。
(1)常見癥狀的診斷與鑒別診斷。
掌握:發熱、頭痛、頭暈、咳嗽、心悸、胸悶、胸痛、腹痛、腹瀉、便秘、腰痛、血尿、淋巴結腫大、關節痛、水腫、失眠、消瘦、乏力等常見癥狀的診斷和鑒別診斷。
(2)臨床基本技能。
掌握:體格檢查操作規范;心電圖機操作及注意事項;掌握無菌操作的基本步驟與方法;臨床常見X線、B超結果判讀;常用實驗室檢查和結果判讀;門診、住院病歷的基本內容與書寫規范;常用藥物的合理使用。
熟悉:臨床培訓基地的各項規章制度。
2.臨床科室輪轉。
(1)全科醫學科。
①實訓內容:疾病早期與健康問題、常見病與多發病、合并多種疾病的臨床情況。
②基本知識:
掌握:常見疾病的早期臨床表現、診斷與鑒別診斷、處理原則、生活方式指導;常見健康問題的識別與處理;基層常見病多發病診斷與鑒別診斷、處理原則、生活方式指導;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管理技能,包括危險因素分析、篩檢方法、防治原則、健康管理;合并多種疾病患者的綜合治療。
熟悉:生命周期各階段常見健康問題與周期性健康體檢建議。疑難病例的臨床診斷思維模式。多病共患時主要處理原則。
③基本技能:
掌握:全科接診流程、多病共患案例分析。
熟悉:周期性健康體檢。
(2)內科。
1)心血管系統疾病。
①實訓內容:高血壓、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心肌炎。
②基本知識:掌握以上疾病的主要病因、臨床特征、診斷、鑒別診斷、處理原則與方法、轉診指征及預防。
③基本技能:
掌握:循環系統的體格檢查;血壓的測量、高血壓及其合并癥的早期識別、連續性隨訪管理、高血壓的合理用藥;心絞痛、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的應急處理;心電圖檢查方法與結果判讀。
熟悉:心臟X線特點;超聲心動圖結果判讀;心臟起博器安裝的適應癥及社區指導原則。
了解:動態心電圖、動態血壓監測的適應癥及其檢查結果的臨床意義。
2)呼吸系統疾病。
①實訓內容: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氣管炎、肺炎、支氣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源性心臟病、肺癌、胸膜炎、呼吸衰竭。
②基本知識:掌握以上疾病的臨床特征、診斷、鑒別診斷、處理原則與方法、轉診指征及預防。
③基本技能:
掌握:痰標本正確留取方法;常見呼吸系統疾病X線判讀;危重病人吸痰;正確吸氧的方法、簡易呼吸器的使用;峰流速儀的使用;霧化吸入器和氣霧劑的使用方法。
3)消化系統疾病。
①實訓內容:消化性潰瘍、胃炎、反流性食道炎、急慢性腸炎、脂肪肝、肝硬化、急性胰腺炎、膽囊炎及肝癌、胃癌、結腸癌。
②基本知識:掌握以上疾病的臨床特征、診斷、鑒別診斷、處理原則與方法、轉診指征及預防,肝癌、胃癌、結腸癌的早期篩查。
③基本技能:
掌握:腹部查體的方法;安置胃管、灌腸的技術。
4)內分泌及代謝性疾病。
①實訓內容: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功能減低、血脂異常、痛風、骨質疏松、肥胖。
②基本知識:掌握以上疾病及健康問題的臨床特征、診斷、鑒別診斷、處理原則與方法、轉診指征及預防。
③基本技能:
掌握:快速血糖測定方法;尿糖試紙的使用方法;胰島素的使用方法。
熟悉:尿微量蛋白試紙使用方法;糖耐量試驗的測定方法。
(3)神經內科。
①實訓內容: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動脈粥樣硬化性腦梗死、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老年性癡呆。
②基本知識:掌握以上疾病的臨床特征、診斷、鑒別診斷、處理原則與方法、轉診指征及預防;老年性癡呆的早期識別及社區照顧原則。
③基本技能:
掌握:常用神經系統的體格檢查方法。
熟悉:眼底鏡的檢查技術。
(4)兒科。
①實訓內容:小兒生長發育與評估、營養性疾病、小兒發熱、腹瀉、腹痛、驚厥、癲癇、呼吸道疾病、新生兒黃疸、急性腎小球腎炎。
②基本知識:掌握以上疾病與健康問題的臨床特征、初步診斷與鑒別診斷、處理原則與方法、轉診指征及預防。
③基本技能:
掌握:體格檢查、用藥特點、藥物劑量的計算、小兒液體療法。
熟悉:小兒病史特點、小兒急診急救方法。
(5)急診科。
①實訓內容:高熱、昏迷、頭痛、抽搐、暈厥、急性胸痛、急性腹痛、呼吸困難、咯血、嘔血、便血、血尿、鼻衄、電解質紊亂及酸堿失衡、休克;各系統的急危重癥;中毒和意外傷害。
②基本知識:掌握上述急診常見癥狀和問題的診斷、鑒別診斷、處理原則與方法及轉診流程。熟悉強心藥、利尿藥、血管活性藥、抗心律失常藥、解痙平喘藥、鎮痛鎮靜藥、止血藥、解毒藥等急救藥物的正確使用。
③基本技能:
掌握:吸氧、洗胃、催吐技術;院前急救的基本原則與方法;徒手心肺復蘇技術;包扎、止血、固定、搬運的原則與方法;理化因素所致傷害的處理原則和方法;使用救護車轉運病人的注意事項和轉診前的準備。
熟悉:電除顫的方法;氣管插管、呼吸機的使用方法。
(6)外科。
①實訓內容:外科感染、頸部疾病、乳房疾病、腹部疾病(闌尾炎、腸梗阻、潰瘍病穿孔、膽囊炎、胰腺疾病)、肛門直腸疾病、周圍血管疾病、泌尿系結石、前列腺增生
②基本知識:掌握以上疾病的臨床特征、初步診斷與鑒別診斷、處理原則與方法、轉診指征及預防。
③基本技能:
掌握:體格檢查,肛門指診、換藥、拆線。
熟悉:清創縫合、引流、體表腫物切除。
(7)婦科。
①實訓內容:常見宮頸和陰道炎癥、陰道異常出血、子宮肌瘤、卵巢囊腫、圍生期保健、更年期保健、避孕節育基本知識和常見避孕方法選擇原則。
②基本知識:掌握以上疾病與健康問題的臨床特征、初步診斷與鑒別診斷、處理原則與方法、轉診指征及預防。
③基本技能:
掌握:體格檢查、早孕HCG試紙的使用方法與孕期保健的檢查內容。
熟悉:窺陰器的使用方法、子宮頸涂片技術、孕期四步觸診檢查法。
(8)皮膚科。
①實訓內容:濕疹、接觸性皮炎、藥疹、單純皰疹、帶狀皰疹、日光性皮炎、痤瘡、疣。
②基本知識:掌握以上疾病的臨床特征、初步診斷與鑒別診斷、處理原則與方法、轉診指征及預防。
③基本技能:
掌握:體格檢查、用藥原則。
熟悉:皮膚活檢方法,冷凍、激光的治療適應證。
(9)精神科。
①實訓內容:抑郁癥、焦慮癥、常見精神癥狀(幻覺、妄想、抑郁等)、精神分裂癥、雙相情感障礙、心理健康知識。
②基本知識:掌握以上疾病的臨床特征、初步診斷與鑒別診斷、處理原則與方法、轉診指征及預防。
③基本技能:
熟悉:專科檢查內容,常用篩檢量表如抑郁自評量表(SDS)、焦慮自評量表(SAS)的使用指征與結果判讀。
(三)基層醫療衛生實踐。
培訓對象通過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相關實踐,樹立以居民健康為中心、家庭為單位、社區為基礎的全科醫學觀念,培養個體與群體相結合的綜合性、連續性、協調性服務能力,同服務對象建立良好溝通和醫患關系的能力;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管理和團隊合作的能力,以及結合實際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主要內容包括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管理,重點內容見表3。

1.全科醫療服務技能。
掌握:全科醫生基層接診的問診技術、體格檢查、醫患溝通技巧,以人為中心的臨床思維和照顧方式,基層常用藥品的合理使用、注意事項及不良反應監測報告;居民健康檔案的建立與管理(每人至少完成2份規范的健康檔案);家系圖的繪制與家庭結構分析;家庭醫生簡約服務內容;雙向轉診指征、流程和方法;法定傳染病報告與處理服務流程。
熟悉:兒童免疫規劃實施流程;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報告與處理規范,嚴重精神障礙、抑郁癥、焦慮癥等精神障礙的早期識別和轉介處理。
2.慢性病管理。
掌握: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腦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病等重點慢性病人及高危人群的篩查、預防控制與健康管理服務;高血壓患者和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務規范;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
熟悉:群體和個體的健康教育技能(包括教育、咨詢、評價等),結合衛生主題日至少組織一次群體性的健康教育活動;實施營養指導的具體方法;社區慢性病的運動及心理指導。
了解:冠心病、腦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社區常見疾病的康復方法。
3.社區重點人群保健。
掌握: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包括:孕產婦健康管理服務規范、預防接種服務規范、0-6歲兒童健康管理服務規范、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規范。
熟悉:重點人群的健康管理及相關政策;老年保健的目標、內容、方法與要求;老年常見健康問題的預防、處理及居家照顧、家庭病床管理;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服務規范。
4.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管理。
了解: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管理的基本概念、常用評價指標;服務需求評價、社區衛生診斷的基本步驟,全科醫生團隊工作方法;病人滿意度調查及分析;與其他有關社區組織及二級以上醫療衛生機構溝通協作的途徑和方法。
(四)全科臨床思維訓練。
主要以病例討論為主的方式進行,穿插于培訓全過程,提高培訓對象關于常見健康問題的臨床診療和常見慢性病基層管理過程中的全科臨床思維能力。
重點內容見表4。

病例討論共計10次,每月1次,每次病例討論2學時,由培訓基地全科醫學科組織實施。
五、相關培訓內容減免辦法
培訓基地可根據培訓對象從事臨床醫療工作的專業背景和工作經歷(時間截至培訓報到當日),適當減免相關培訓內容。
(一)取得省級及以上衛生健康行政部門頒發的全科醫學師資培訓合格證書的培訓對象,其全科醫學基本理論知識培訓可予以減免。
(二)來自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培訓對象,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從事醫療工作2年及以上、具有中級及以上職稱的,其基層醫療衛生實踐可予以減免。
(三)來自二級及以上醫院的培訓對象,具有主治醫師資格的,其原從事專科(以醫師執業證書中的注冊范圍為準)所對應二級學科的臨床輪轉培訓可予以減免,其中醫師執業注冊范圍為內科、神經內科、急診科專業的,其內科、神經內科、急診科的臨床輪轉培訓可同時予以減免;在所在醫院獨立設置的全科醫學科全職從事全科醫療、教學工作滿2年的,其臨床輪轉培訓、基層醫療衛生實踐和全科臨床思維訓練可予以減免。
(四)來自二級及以上醫院的培訓對象,具有副主任醫師及以上資格的,其臨床輪轉培訓可予以減免;在所在醫院獨立設置的全科醫學科從事全科醫療、教學工作滿1年的,其基層醫療衛生實踐和全科臨床思維訓練可予以減免。
(五)注冊為其他專業專科醫師,但已通過全科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并獲得合格證書者,或通過省級及以上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組織的全科醫師骨干培訓,培訓時間超過10個月并獲得合格證書者,可在原注冊執業范圍基礎上增加全科醫學專業執業范圍。
六、組織管理
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負責培訓的組織與管理,并制訂具體的培訓計劃和管理方案,充分發揮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和助理全科醫生培訓基地的作用。
(一)全科醫學基本理論知識培訓:由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遴選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教育資質的培訓機構或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基地承擔。
(二)臨床綜合診療能力培訓:由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遴選的臨床培訓基地承擔,優先考慮國家建設的全科醫生臨床培養基地。
(三)基層醫療衛生實踐:由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遴選的基層實踐基地承擔。
七、考核與結業
全科醫生轉崗培訓結業考核分為理論考核和實踐技能考核兩部分,考核工作由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統一組織。理論考核或實踐技能考核不合格者,由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統一組織補考。理論考核和實踐技能考核全部合格者,獲得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合格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