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李可 2019年10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對中醫藥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為建設健康中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在醫改進程中高度重視中醫藥發展,使中醫藥特色和優勢逐漸走上規范化、標準化、高效化發展道路。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中醫藥發揮了重要作用,抗擊疫情的療效受到國際關注,為維護人類健康發揮了作用。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科技醫衛委員會委員安阿玥認為,在全球化抗疫進程中,中醫藥人更要抓住契機,必須打開并守好中醫藥開放、創新、發展的大門。
“打開門”,就是要匯聚優質資源、高等人才、優效體系來全力保障中醫藥的開放發展,使中醫藥徹底下沉并浸潤到各層人民群眾。“一帶一路”為中醫藥走上國際鋪就了道路,新冠疫情也加速了中醫藥的國際化。“在疫情防控中,老百姓看中的是療效,國際上評判的是死亡率,而中醫的生命力就是立足臨床,注重療效。但疫情也使我們看到了一些群眾對中醫藥不夠認可,看到了中醫藥在推廣應用中所遇到的難題。”安阿玥表示。
他認為,發展中醫藥一定要落到實處,“拳頭出去不能打在棉花上”。亟待加強中醫院、中醫醫療機構、中醫診所的軟件和硬件建設,要改變西醫院“不認”中醫院的檢查結果,對基礎硬件,如手術室建設、檢測檢查儀器上要與西醫院一視同仁。在中醫人才就業上要有政策傾斜,減少中醫人才流失。“專、本、碩、博”要分級分層放置在各級中醫醫療機構,中醫人才績效考核要突出中醫特色。此外,在中醫藥全球化過程中,要建強中醫藥特色品牌,抓住中醫藥在“治未病”、康復、保健、養老方面的優勢,建設一批具有品牌效應,叫得響、立得住的行業標桿,在“綜合健康服務”和“特色健康管理”中突出中醫藥特色優勢。
“守好門”,是指要守好發展的大門,更要守好成果的大門。安阿玥認為,必須加強名優中藥配方的知識產權保護,守好技術,輸出成果;要促進中醫藥精細化和產業化,使優效的中藥古方轉化為產業化成果。“此外,完善中醫藥療效評價體系迫在眉睫,中醫與西醫位屬不同體系,在診療思路上有本質的差異,用西醫的評價體系套在中醫上,是行不通的,建立具有中醫藥思維的臨床評價體系對于充分發揮中醫藥作用,評價中醫藥效果具有重要意義,否則,不適宜的評價體系必然會導致優質中醫藥成果流失。”安阿玥說。
安阿玥表示,充分利用好中醫藥資源,加大力度促進中醫藥發展,“打開大門”并“守好大門”。
來源:團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