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路上 有你有我
今年春節前,新冠病毒肆虐,本來計劃回家過年的東直門醫院呼吸科二區陳超醫師退掉了回去的車票,選擇留在北京堅守崗位。
為了與她團聚,父母特地從東北老家趕來。但讓父母沒想到的是,她偷偷報名了支援抗疫的工作。1月底,陳超接到通知,她即將被派往區域內防控醫院,參與到抗疫的工作中去。

陳超與父母視頻通話
出發前一天,瞞不住這個秘密的陳超與父親通了電話,當說到自己要去防控醫院了,電話那端的父親哽咽了,“必須去么,閨女?”“必須去!不管抗疫有多危險,我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都必須義不容辭的迎難而上。”“那你就去吧,注意安全,一定要平安回來。”
除了疾病治療外 安撫情緒同樣重要
來到區域內防控醫院后,陳超發現她的工作主要是對確診的新冠肺炎輕型病例和普通型病例進行治療,對疑似病例進行篩查檢測。但疑似患者確診或排除的過程大多十分煎熬,患者逐漸出現了脾氣暴躁的狀況。

陳超(左一)與同事們
有位叫老X的疑似患者,他的言行舉止都表現出了極度焦慮,每當出現身體有些異樣,他都會感到渾身別扭,極度懷疑自己就是確診病例。
陳超發現后,耐心地說:“您不用太多擔心,盡管您有接觸史,但并不代表一定被感染。現在咱們進一步篩查,對您來說也是好事兒,目前抽血結果非常正常,CT上也顯示沒有病變,這對您都是好事兒。退一萬步說,就算是確診,現在我們國家的政策很好,也可以免費進行治療。”

防控醫院部分醫務人員合影
還有一位叫小Z的年輕患者,因為沒有家人的陪伴,感到很恐懼,陳超就把他當做自己的弟弟去看待,與他交流起了生活中的趣事,情緒一直低落的小Z在她的開導下,變得陽光開朗起來。“做醫生嘛,就應該時常去安慰,我們的工作就是陪伴患者痊愈。”
醫務人員穿的舒適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第一次穿防護服,8個小時下來,陳超十分難受。由于防護服內空氣流通差,穿著悶熱不堪,僅僅過了半個小時,她就感到大汗淋漓,這種體感對醫護人員的常規工作造成了較大困難。

經過努力,陳超熟練掌握了防護服穿脫技巧
如何使防護服穿戴的更舒適,在崗期間更好的為患者進行治療,陳超反復思考這個問題。她拿出了自己寶貴的休息時間,多次練習防護服穿脫技巧,形成了肌肉記憶。每次上崗前,她都提前40分鐘完成穿戴,并調整好最舒適的狀態。
目前,她逐漸找到一些穿戴技巧,使用的時候不再感到憋氣,可以熟練完成防護服舒適的穿脫,可以更好的為患者服務了。“只有做好自己的防護,或者說穿得更加‘舒適’,才能發揮自己的作用,把醫療工作做得更好。”
制定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療效顯著

學習新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
對于確診感染新冠病毒肺炎收住院的患者,陳超按照國家最新頒布的《新冠肺炎診療方案》,運用中西醫結合的方式對他們給予治療。

陳超醫師(右)與王雙玲副主任醫師(左)
其中,有一對50歲左右的中年夫婦,同時被確診為新冠肺炎,癥狀十分明顯。陳超在詳細詢問病情后,向同宿舍的中醫專家王雙玲副主任醫師求教,制定患者下一步的治療方案,東直門醫院也為他們提供了中草藥幫助患者治療。
在醫院和他們的共同努力下,兩位患者的病情逐漸趨于平穩,即將治愈出院。
如今,奮戰在防控一線近一個月的陳超已經順利完成了支援任務,她離開了防控醫院,正在進行14天的自我隔離。很快,她就能回到原來的工作崗位與同事們并肩戰斗了。

陳超比出“愛心”的手勢
談到自我隔離結束后的打算,這位年輕醫師微笑的說:“我想多陪陪父母,然后趕緊找一個合適的對象,談戀愛,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