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亮線上花燈,家中猜謎品詩,博物館網上觀,景區(qū)云上逛,圖書館“以讀攻毒”……今年元宵,全國各地千方百計,讓群眾以“靜悄悄”的方式度過別樣佳節(jié)。
疫情防控正值關鍵期,聚集性疫情發(fā)病人數激增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眼下,每個中國人都是患難與共的渡河人,如何同舟共濟?黨員帶頭,在黑龍江,發(fā)現公職人員在疫情期間違紀聚集性聚餐,一律開除公職,領導干部就地免職;全民參與,哈爾濱市對全市所有居民小區(qū)、村屯、單位實行封閉管理,禁止外來人員和車輛進入。疫情面前,黑龍江和全國一樣,緊盯社區(qū)和村屯,為百姓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嚴密防線。
發(fā)布封閉小區(qū)的規(guī)定,是在自律的基礎上的實行他律。這是一場輸不起的戰(zhàn)“疫”,各級組織和黨員干部,不斷探索、實踐、創(chuàng)新,為宅在家中的人提供盡可能的便利,我們要尊重他們的勞動,在家“聽話”,不盲目外出聚集就是最大的配合。盡管管控措施會給日常生活帶來不便,絕大多數群眾卻積極響應、點贊,充分說明了民心所向。我們看到,與封閉管理一同發(fā)生的,還有社區(qū)為居民挨家挨戶配發(fā)酒精,政務部門推行網上辦理業(yè)務“不見面”,醫(yī)院為非急難重癥患者提供網上咨詢診療服務。
每臨大事有靜氣。疫情防控形勢依舊嚴峻,長期宅家產生“想出門”的情緒是人之常情,學會控制好情緒、做情緒的主人才是擺在每個人面前的必修課。當醫(yī)護人員爭分奪秒,當建設施工者日夜趕工,當黨員干部夙興夜寐,普通人需要做的,只是與自己和平相處、與家人共渡難關。非常時期,待在家里就是對自己和家人最大的負責,就是對國家和社會的一種貢獻,不給他人和社會添亂,“宅家”也是一種有大局觀的好選擇。
正月十五不“鬧”,元宵一樣溫馨。團聚只是形式,祈愿家人的健康平安才是節(jié)日的本質。在這個中華民族傳統節(jié)日里,我們更需拿出中國人的“靜氣”智慧來守望相助,作為疫情阻擊戰(zhàn)的參與者,個人的命運,城市的命運,祖國的命運,也許就在你我的一念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