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中藥中國行’活動啟動!”
2007年7月7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在北京中華世紀壇宣布,首個由17個部門共同主辦的中醫藥大型公益科普宣傳活動——“中醫中藥中國行”正式啟動。當吳儀把手中的紅旗授予科普巡講的大篷車時,一場中醫藥文化科普熱潮就此掀起。
12年前,中醫藥的群眾基礎相對薄弱,基層百姓的中醫藥養生保健知識較為匱乏。12年后的今天,這一活動的主辦部門從17個增加到24個。在黨和國家的領導下,中醫中藥中國行的足跡遍布全國各地,中醫藥科普宣傳的大旗插遍大江南北。越來越多的百姓認識到,中醫藥是人們治病祛疾、強身健體、養生防病的重要手段,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中醫藥已經融入百姓生活。
面對質疑中醫藥科普宣傳勢在必行
中醫藥是中華文明的杰出代表,是中國各族人民在幾千年生產生活實踐和與疾病做斗爭中逐步形成并不斷豐富發展的醫學科學,不僅為中華民族繁衍昌盛做出了卓越貢獻,也對世界文明進步產生了積極影響。
然而,近百年來,在西方文化的沖擊下,中醫藥屢遭質疑。
在質疑聲中,黨和國家堅定不移地支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態度明確,信心堅定,“中醫中藥中國行”活動應運而生。
2007年7月7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16個部門共同主辦的“中醫中藥中國行”大型科普宣傳活動正式啟動。一直關心中醫藥發展的吳儀參加了啟動儀式。
這一天,成為中醫藥科普宣傳工作中里程碑式的一天;這一天,中醫大篷車承載中醫藥科普的重任,奔赴祖國各地,把中醫藥知識帶給百姓,將健康幸福送給大眾。
“中醫中藥中國行”活動主題鮮明:“傳承中醫國粹,傳播優秀文化,共享健康和諧。”通過在全國范圍舉辦走進農村社區、中醫大篷車萬里行等多種形式的科普宣傳活動,集中展示中醫藥悠久的歷史、獨特的診療方法、良好的療效,為中醫藥事業發展營造良好氛圍,讓中醫藥走進基層、貼近百姓,讓群眾認識中醫、相信中醫、使用中醫。
“中醫中藥中國行”所到之處深入宣傳黨和國家的中醫藥方針政策,促進了各級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對中醫藥工作的重視、支持與投入,推動了2009年《國務院關于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等一系列扶持和促進中醫藥的政策措施相繼出臺,增強了各地中醫藥管理部門以及中醫藥人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凝聚了中醫藥行業的人心和力量,夯實了中醫藥事業發展的群眾基礎。
活動規模最大范圍最廣內容最豐富
“中醫中藥中國行”是目前規模最大、范圍最廣、內容最豐富的中醫藥大型公益科普活動。
在黨和國家的大力支持下,政府、社會、行業、民眾的廣泛參與,中醫中藥中國行的成效超過人們的想象,成為迄今為止規格最高、規模最大、時間最長、范圍最廣、參與最多的公益性中醫藥文化科普宣傳活動。
2007~2010年是“中醫中藥中國行”的第一階段,以城市大型現場公益活動為主。
3年間,共舉辦省級和地市級活動362場,直接參加現場活動的群眾達160多萬人,相當于每三天就有一場5000人參加的大型現場活動;共向各地贈送了價值501萬元的中醫藥科普圖書和價值1.5億元的醫療物資;共組織文化科普講座324場,現場受益者5萬余人;舉辦社區和鄉村醫生培訓487場,培訓農村和城市社區中醫藥人員9.2萬人;以送技術、送文化、送健康為主旨的中醫大篷車駛進各地社區、鄉村和廠礦,先后奔赴120多個活動點,總行程10萬余公里。
“中醫中藥中國行”第一階段活動為中醫藥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奠定了堅實的群眾基礎。下一步如何借助“中醫中藥中國行”活動讓中醫藥的影響力的縱深發展,讓中醫藥服務真正下沉基層、造福百姓,成為中醫藥管理部門最關心的問題。
2010年9月19日,“中醫中藥中國行·進鄉村、進社區、進家庭”活動啟動,這也標志著“中醫中藥中國行”活動步入第二階段。這一階段活動把中醫藥“三進”作為主要工作,立足讓基層人民群眾得實惠,將活動重心下移,落到基層。
此后,“三進”在全國各地陸續展開,2010~2017年間,全國各地組織開展中醫藥文化科普宣傳周、中醫藥文化科普巡講、全國萬名基層中醫師讀報等活動4萬余場,現場受益群眾超過1700萬人次。創作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中醫藥文化科普作品,培養中醫藥文化科普人才,建設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推進中醫藥機構文化建設和科普工作。“三進”活動真正將中醫藥帶入鄉村、帶入社區、帶入家庭,中醫藥在普通群眾中的影響力不斷擴大,真正讓中醫藥文化科普覆蓋基層,讓中醫藥知識扎根基層,讓中醫藥服務走進百姓生活。
經過“中醫中藥中國行”前兩個階段的努力,中醫藥逐漸深入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中醫藥的獨特優勢得以充分發揮,全社會利用中醫藥進行自我保健的意識和能力不斷增強。中醫藥已經成為人民群眾維護自身健康的重要手段。
推進中醫藥科普逐步走向常態化
2016年2月,國務院印發《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將中醫藥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
同年8月19~20日,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在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指出,努力實現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把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12月25日,習近平簽署第五十九號主席令,《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頒布,標志著中醫藥振興發展進入法制時代。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醫中藥中國行”活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將開展中醫藥健康文化推進活動作為第三階段主要內容。
為擴大中醫藥法宣傳力度,“中醫中藥中國行”活動還在2017年7月1日——中醫藥法實施當天,舉辦了第三階段中醫藥健康文化推進活動的啟動儀式。
這一階段的活動任務明確,要通過“中醫中藥中國行”宣傳力和影響力,傳播中醫藥健康文化,提升百姓健康素養,普及中醫藥法知識,為中醫藥法的落地實施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在此之后的一年中,全國各地相繼舉辦了形式多樣的中醫藥法宣傳活動和中醫藥健康文化知識傳播活動,普及中醫藥法的背景、意義、立法思想等相關內容,推廣中醫藥的理念、知識、方法和產品。在基層開展中醫藥健康教育,建設中醫藥健康文化知識角,普及具有中國特色的健康生活方式;實施中醫藥文化進校園行動,幫助中小學生養成良好的健康意識和生活習慣。此外,各地還組織開展中醫藥健康文化知識大賽、“悅讀中醫”等活動,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良好氛圍。
2018年7月1日前后,在“中醫中藥中國行”第三階段進入第二個年頭之際,從北京到全國各省會城市、地級市同步舉辦中醫藥健康文化大型主題活動,活動超過1200場次,超過150萬人次參與,形成了中醫藥法和中醫藥健康文化宣傳的高潮。
活動安排健康咨詢、傳統保健操演示、互動體驗、健康講座、科普資料發放等一系列中醫藥健康惠民活動,受到群眾歡迎。展覽展示區重點展現了改革開放以來中醫藥事業的發展成就,中醫藥法及其配套文件的相關內容和實施一周年的成果等。
這一年,各地組織專家深入社區、農村、部隊、機關等開展中醫藥文化科普巡講活動超過1.5萬場次,其中遼寧、福建、廣東等地平均每天組織2~4場中醫藥科普巡講、義診活動,中醫藥科普活動逐步走向常態化。浙江、天津、重慶、河北、江蘇等省區市聯合當地教育部門共同出臺中醫藥文化進校園實施意見等文件或編寫了中醫藥文化進校園的教材、讀本,初步探索了中醫藥文化進校園工作的長期機制。同時,各地還積極在縣級中醫醫院以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綜合服務區(中醫館、國醫堂)建設中醫藥文化知識角,其中江蘇、海南建設知識角超過300個,天津實現6區內社區、區級中醫醫院建設全覆蓋。
經過“中醫中藥中國行”的廣泛宣傳與正確引導,全社會已經逐漸形成了尊法學法懂法守法的良好氛圍,中醫藥健康文化的傳播渠道不斷拓寬,中國公民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水平持續提升,為新時代中醫藥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借助世界窗口向全球推廣中醫藥文化
2019年6月30日,中醫中藥中國行——2019年中醫藥健康文化大型主題活動暨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中醫藥主題日開幕。此次世園會中國行主題活動與中醫藥法實施兩周年宣傳活動相結合,并借助北京世園會這一世界級窗口,向海內外公眾傳播中醫藥文化,普及中醫藥養生保健知識,共吸引近8萬人次群眾參與,較2018年活動增加一倍,“中醫藥健康你我他”的活動主題更加深入人心。
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全國上下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之際,2019年“中醫中藥中國行”活動將宣傳貫徹中醫藥法、傳播中醫藥文化相結合,充分展示中醫藥獨特優勢和價值作用。除通過“一圖讀懂中醫藥法”展板展示、中醫藥法宣傳折頁發放等形式,讓群眾深入了解中醫藥法知識之外,還在展板內容中增加并突出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醫藥事業發展成就內容的宣傳,增加群眾動手參與互動內容和中醫智能儀器設備體驗互動內容,并通過健康講座、健康咨詢等形式,讓更多的人了解中醫藥。
12年來,“中醫中藥中國行”一方面為廣大人民群眾帶去實惠,使更多的人認識中醫藥、了解中醫藥、使用中醫藥、受益于中醫藥;另一方面也極大地堅定了廣大中醫藥人的信心,有力推動了各地中醫藥事業的振興發展。
許多中醫藥管理者、專家學者都建議,把“中醫中藥中國行”活動變成一個長效機制,讓中醫藥更加貼近百姓。
正如他們所想,“中醫中藥中國行”走遍了包括港澳臺在內的所有省份和地區,所到之處,無不受到熱烈歡迎。
12年的努力,中醫藥已深入人心,融入百姓生活。(秦宇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