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與志愿者慰問貧病家庭。

中醫技術實操演示。
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基層衛生健康司指導,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主辦、中恒集團梧州制藥公益支持的“鄉村e康工程-鄉村醫生培訓”項目,12月7日至9日分別在梧州市藤縣和蒙山縣舉行第23、24場培訓活動,兩地共320余名鄉村醫生參加了為期3天的免費培訓。
開展中恒鄉醫培訓項目,目的是加強貧困地區鄉村醫生能力建設,全面提高基層疾病預防和公共衛生知識教育與普及水平,特別是強化中醫藥基層適宜技術的推廣應用。
據了解,自2017年12月啟動以來,中恒鄉村醫生培訓面向中西部貧困地區,分別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大化縣、田東縣、忻城縣、柳江縣、賀州市八步區、鹿寨縣、龍州縣、興業縣、防城港、合浦縣、隆安縣、龍勝各族自治縣、都安縣、扶綏縣、上思縣、靈山縣、山西臨縣、陜西子洲縣、山西大寧縣、甘肅永靖縣、新疆皮山縣、青海玉樹州等地先后舉辦了24場鄉村醫生培訓,參加現場培訓的鄉村醫生4000余名,開展了24場義診活動,服務群眾3萬多人。
該項目包括集中培訓教學、現場義診咨詢、遠程醫療服務、慰問貧病家庭等活動內容,而在藤縣站和蒙山站,則推出了開展黨員志愿服務、增加中醫實操教學、實施課程網絡直播等新舉措,為活動增添了新的亮色。中恒集團總裁助理詹百靈表示,此舉旨在豐富內容、完善形式、力求實效,認真扎實地打造健康扶貧品牌。
在鄉醫培訓課堂上,來自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廣東省佛山市中醫院、廣西醫科大學、廣西中醫藥大學、梧州市中醫醫院的臨床專家,帶來了高血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腦血管病、帶狀皰疹皮膚疾病和膝關節痛等常見疾病的中醫診療講座,還進行了針灸、推拿等適宜技術實操示教。
與以往不同,中醫針灸推拿的操作演示培訓分量大為增加。該培訓項目負責人介紹,前期活動中鄉村醫生對中醫診療技術情有獨鐘,尤其希望增加手法實操教學內容。
中國針灸學會常務理事、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王凡教授是最受歡迎的培訓專家之一,他的報告深入淺出,分享針藥并用的臨床經驗,還現場演示針灸針刀操作技法。各類關節疼痛是農村常見病,針灸推拿臨床應用以膝關節痛針刺治療、推拿手法治療腰腿痛等培訓內容貼近基層,現場實操教學更令人“眼見為實,十分受用,增添了應用中醫藥的信心”。
首次推出培訓現場網絡直播,精彩教學“飛出”培訓課堂,更多鄉村醫生因此受益。在活動開始前期,項目執行組公布了培訓現場、義診現場直播地址和直播二維碼,并推送到全國各地鄉村醫生微信群組,進行實時同步直播。據統計,在藤縣站、蒙山站的培訓課程,超過10萬人次通過網絡直播進行了聽課學習。
在藤縣的藤州文化廣場、蒙山的梁羽生公園舉行的大型義診及遠程醫療會診活動現場,一群身穿藍色馬甲的工作人員熱情為群眾提供便民服務,令人倍感親切,他們是中恒集團黨委組織的黨員志愿者。志愿者們搬運物資,維持秩序,組織引導群眾就診。當地老百姓很多只會說地方方言,志愿者們紛紛化身為“翻譯員”,給醫生和群眾搭起了溝通“橋梁”。志愿者代表還與專家一道同行,先后到藤縣天平鎮滿村和蒙山縣蒙山鎮高堆村垌口二組,探望慰問貧困家庭,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送上慰問金和愛心藥箱。
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有關負責人表示,“鄉村e康工程——中恒鄉村醫生培訓”項目對于保障農村貧困人口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今后將充分利用互聯網+開展遠程醫療綜合服務,開闊鄉村醫生視野,提升醫療技術能力,增強為百姓服務的本領,真正把優秀的鄉村醫生留下來、用起來、推出來,為打通健康扶貧“最后一公里”作出更大貢獻。(任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