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食住用行,事事關民情!咱老百姓關心的看病就醫,又將有新變化!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今后,公立醫院將這樣改革,一起來看——
看病去哪兒?
國家級和省級高水平醫院:
開展疑難危重癥診斷治療技術攻關
以推動國家醫學進步為目標,依托現有資源規劃設置國家醫學中心、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區域醫療中心(均含中醫,下同)和中醫藥傳承創新中心,形成臨床重點專科群,集中力量開展疑難危重癥診斷治療技術攻關,開展前沿醫學科技創新研究和成果轉化,實施高層次醫學人才培養,帶動全國醫療水平邁上新的大臺階。
以省域死亡率高、外轉率高的疾病為重點,強化國家級高水平醫院對省級醫院的技術和人才支持,加快補齊專業專科短板,提升省域診療能力,減少跨省就醫。
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
統籌負責網格內居民預防、治療、康復等醫療服務
按照網格化布局管理,組建由三級公立醫院或代表轄區醫療水平的醫院(含社會辦醫院、中醫醫院)牽頭,其他若干家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公共衛生機構等為成員的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統籌負責網格內居民預防、治療、康復、健康促進等一體化、連續性醫療服務。
集團內各醫院加強協作,結合實際建設優勢專業專科,形成特色鮮明、專業互補、錯位發展、有序競爭的發展格局,帶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升服務能力和管理水平。
推進以全科醫生為主體、全科專科有效聯動、醫防有機融合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加強公立醫院公共衛生科室標準化建設,提升公共衛生服務能力。
縣級醫院:
打造優勢專科,提高縣域就診率
按照縣鄉一體化、鄉村一體化原則,積極發展以縣級醫院為龍頭的緊密型縣域醫共體。
加強縣級醫院(含中醫醫院)能力建設,提升核心專科、夯實支撐專科、打造優勢專科,提高腫瘤、心腦血管、呼吸、消化和感染性疾病等防治能力,提高縣域就診率。
加強城市三級醫院對縣級醫院的對口幫扶,逐步使縣級公立醫院達到二級甲等水平。
加強縣級醫院與專業公共衛生機構的分工協作和業務融合,做實公共衛生服務。
加強縣級醫院對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的統籌管理,發揮縣級醫院醫務人員對家庭醫生團隊的技術支撐作用,提升居民健康“守門人”能力。
加快實現縣辦中醫醫療機構全覆蓋,支持中醫醫院牽頭組建縣域醫共體。
看病新變化
診療方式新變化——
大力推行日間手術,提高日間手術占擇期手術的比例。
開設合理用藥咨詢或藥物治療管理門診,開展精準用藥服務。
大力發展遠程醫療和互聯網診療。
推動手術機器人等智能醫療設備和智能輔助診療系統的研發與應用。
建立藥品追溯制度,探索公立醫院處方信息與藥品零售消費信息互聯互通。
收費新變化——
推行以按病種付費為主的多元復合式醫保支付方式,開展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國家試點,開展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病種分值付費試點,探索按床日付費、門診按人頭付費。
科學制定醫保總額預算,合理確定、動態調整按病種、按床日、按人頭等的付費標準。
鼓勵各地探索符合中醫藥特點的醫保支付方式。
服務新變化——
加強患者隱私保護,開展公益慈善和社工、志愿者服務,建設老年友善醫院。
持續改善醫療服務,推行分時段預約診療和檢查檢驗集中預約服務,開展診間(床旁)結算、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