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國將大力推行職業培訓券的發放和使用。人社部將依托電子社???,為符合條件的勞動者發放具有認證結算等功能、同時精準對接培訓資源的電子憑證。計劃全年發券1000萬張,用券100萬張以上。
1.什么是職業培訓券?
職業培訓券是人社部門依托電子社???,為符合條件的勞動者發放的電子券,具有認證、結算、管理等功能,是人社部推出的便民利民新舉措。
勞動者通過電子社??I取電子培訓券并掃碼使用,持有電子培訓券的勞動者在參加培訓時,不用事前個人墊付資金,省去事后報銷環節。

掃描小程序碼進入電子社???uarr;
培訓機構通過使用電子培訓券,可以實時掌握學員的個人基本情況、學員學習技能課程及學習進展情況,還可以實時完成與政府部門的培訓資金結算。
政府部門通過電子培訓券平臺,可以便捷精準地對政府購買培訓服務的培訓機構、培訓項目、學員情況、培訓質量,以及培訓資金使用情況等進行有效監管。
人社部此舉主要是為了解決過去參訓勞動者需要資金墊付、培訓質量參差不齊,以及部分地區實名制落實不到位等問題,進一步幫助、鼓勵勞動者提升職業技能。
2.各地累計發券175.7萬張
據悉,早在2020年7月,人社部就發放了首批職業技能電子培訓券。
人社部職業能力建設司負責人表示,截至3月末,職業培訓券試點工作已經擴大到全國155個地市。其中,14個省60個地市的職業培訓券已經完成了上線對接。各地累計發券175.7萬張,用券8.4萬張,用券率4.8%,涉及上線渠道171個,培訓機構1448個。
3.推動職業培訓券大規模發放使用
下一步,各地人社部門將從四方面開展工作:
一是要抓組織建設,強化目標導向,建立職業培訓券專項工作督導調度制度。
二是要細化和完善職業培訓券工作的相關配套政策,建立本地區職業技能培訓行動專賬資金調劑使用機制,發揮資金的效能。
三是加強職業技能培訓信息化系統建設,與各地現有職業培訓實名制管理系統進行對接,串聯業務與數據、線上與線下、中央與地方,整體提升職業培訓信息化水平。
四是要推動職業培訓券大規模發放使用,研究確定職業培訓券的適用機構、適用項目、適用人群、發放規模、有效使用等關鍵要素,確定本地業務模式和用券模式,做好必要的系統改造對接工作,實施發用并舉,營造全面推廣培訓券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