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貨幣信貸增長基本實現年度目標
今年貨幣政策“穩”字當頭
“貨幣、信貸增長基本實現年度目標。”在國新辦15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表示,從2020年全年來看,人民銀行通過3次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為實體經濟提供了1.75萬億元長期流動性。全年累計推出9萬多億元貨幣政策支持措施,確保了“貨幣總量適度,流動性合理充裕”的政策目標。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人民銀行將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穩字當頭,抓住工作重點,守住風險底線,深化改革開放,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高質量的金融支持。
發布會上,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回應了備受關注的通脹形勢、是否降準降息、人民幣匯率等有關問題。
物價保持溫和上漲
“總體來看,2021年我國物價水平大概率保持溫和上漲。”陳雨露在回答經濟日報記者提問時表示。2020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比上年上漲2.5%,同比漲幅連續第3年保持在“2區間”。
“物價穩定是貨幣政策核心政策目標。”陳雨露表示,受豬肉價格和成品油價格上漲共同推動,2020年末CPI環比漲幅較大。從中長期來看,2020年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生豬產能也已經基本恢復到正常年份水平,CPI環比持續大幅上漲的可能性較小。由于居民收入增速仍然在恢復過程中,疊加局部地區疫情反復,服務性消費受到一定制約,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仍然處于低位。下一步,隨著我國經濟持續穩定恢復,國內消費需求逐漸釋放,未來核心CPI有望繼續回升。總體來看,2021年物價水平大概率保持溫和上漲,預計全年CPI同比漲幅將先升后穩。
陳雨露強調,在關注物價的同時,人民銀行也一直密切關注重要領域的資產價格。在保持物價穩定的同時,通過宏觀審慎政策來防范資產價格大起大落帶來的宏觀金融風險,以切實維護金融穩定。
當前利率水平合適
年內會不會降準降息是市場關注焦點。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表示,目前經濟已經回到潛在產出水平,企業信貸需求強勁,貨幣信貸合理增長,說明當前利率水平是合適的。數據顯示,2020年12月企業貸款利率為4.61%,比2019年末下降0.51個百分點,處于歷史最低水平,降幅大于LPR同期降幅。此外,貸款利率下行引導銀行降低負債成本,推動存款利率下行。2020年12月,3年期和5年期存款加權平均利率分別為3.67%和3.9%,分別較上年末下降5個基點和16個基點。
2018年以來,人民銀行10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共釋放長期資金約8萬億元。目前金融機構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為9.4%,其中超過4000家中小存款類金融機構的存款準備金率為6%。“不論與其他發展中國家還是我國歷史上相比,目前的存款準備金率水平都不高。”孫國峰強調。
孫國峰表示,下一步將根據經濟金融形勢變化靈活調節,綜合運用各種貨幣政策工具向銀行體系提供短中長期流動性,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
匯率雙向浮動成常態
“去年上半年人民幣匯率有所貶值,下半年人民幣匯率有所升值,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又有所貶值,這些波動都是正常的。”孫國峰表示,這說明市場供求在匯率形成中發揮了決定性作用,人民幣匯率彈性增強,發揮了宏觀經濟自動穩定器作用,為人民銀行根據我國經濟形勢自主實施正常貨幣政策創造了條件。
2020年末,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較上年末升值6.9%,波動幅度未超過歷史水平;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升值約4%,從歷史上看年度波動幅度也處于中游。全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均值為6.9元,和2019年的年均值也是持平的。總的來看,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與我國的對外貿易和經濟基本面是相符的。
人民幣匯率波動是否會對進出口造成影響?孫國峰表示,與其他主要貨幣相比,去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值幅度較為適中。在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下,人民幣匯率處于合理均衡水平,匯率變動對出口和經濟的正負影響基本相互抵消。(記者 陳果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