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部省級《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技術規范陸域生態系統》(下稱“GEP核算標準”)日前在杭州發布,涵蓋了生態產品功能量核算方法、生態產品功能量定價方法等十個部分。
GEP是指特定地域單元自然生態系統提供的所有生態產品的價值。通過確定核算地域范圍、明確生態系統分布、編制生態產品清單等步驟,算出綠水青山的“價格”。浙江省標準化研究院社會管理標準研究中心主任鄭培說,GEP核算標準相當于為衡量區域生態系統質量定了一把標尺。在標尺的引導下,推動各地更加注重生態環境保護,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GEP核算標準的問世,讓浙江綠水青山的定價有據可依?!闭憬“l展改革委一級巡視員徐幸表示,濕地、森林、湖泊等都是有價值的,通過GEP的核算能引導各地加快發展生態旅游、鄉村民宿、森林康養等幸福產業,變“美麗風景”為“美麗經濟”。
2019年,麗水市景寧縣根據大均鄉2018年度GEP增量的2%,向該鄉的“兩山公司”支付了全國首筆生態產品購買資金188萬元,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轉化路徑。
據介紹,在扎實的科學理論研究基礎上,編制組依托麗水市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國家試點,率先開展麗水市、縣、鄉、村四級GEP核算。同時,通過在遂昌、開化、天臺、仙居等全省第一批大花園示范縣創建單位和淳安特別生態功能區等11個縣(市、區)開展核算試點,進一步優化完善GEP核算指標和方法,力求GEP核算標準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和較強的可操作性。
徐幸說,今后浙江省將以GEP核算所產生的結果反映的這些區域差異化特征為依據,推動GEP核算成果進規劃、進考核、進政策、進項目,更好地發揮標準引導作用。(記者 陸健 嚴紅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