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安市屬典型丘陵山區,有70多萬畝耕地、百萬畝林地,但溝壑縱橫、十年九旱,非常適合中藥材生長,是中藥材生產大縣。
“種地最愁不知道種啥來錢,往后可不愁了!”河北省武安市安樂鄉北田村農場主張紅聚說:“俺流轉了1700畝土地,全是望天收的旱地,犯愁種啥好,直到農業農村局給出了種板藍根藥材的建議”。
板藍根耐旱,市場行情相對平穩。武安市農業農村局協調制藥企業與農場簽訂最低保護收購價協議,并派技術人員跟蹤服務,這等于給農場上了雙保險。到了秋后收獲時,畝收板藍根根莖400斤,每斤最低保護價4元,畝收板藍根葉300斤,每斤1.5元,畝收入合計2050元,一年增收十幾萬元。
據介紹,武安市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探索出“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的中藥材種植經營模式。建立中藥材種植基地,發揮典型示范作用,同時針對不同的經營主體,分類制定出科學的技術規范,加大技術、信息、涉農資金整合等方面的幫扶力度,推動中藥材種植步入良性發展軌道。
近年來,武安市新發展中藥材種植新型經營主體8個,新建中藥材規模種植基地20個,培育了一大批種植示范點,全市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3.6萬畝。
在擴大中藥材種植規模的同時,農業農村部門特別注重品牌培育,開展了“三品一標”認證,形成了以連翹、柴胡、板藍根等為主的中藥材知名品牌,注冊了銀祺、興連康、鼎石、鮮蔚、打老兒等商標品牌。中藥材質量追溯體系縣級平臺建成投入使用。“打老兒”牌連翹茶和“銀祺”牌金銀花茶,獲得京津冀中藥材產業大會大健康產品優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