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北京市舉辦“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健康北京建設專場。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委書記、副主任鐘東波在發布會上表示,“十四五”時期,北京將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完善中醫藥領域科技布局,創立中醫藥傳承學科,開展多學科、跨領域的研究,并加強中醫藥對新發突發傳染病的應急救治能力,擴大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合作。

圖片來源:北京市健康委員會官網
鐘東波表示,“十三五”時期,北京制定頒布《北京市中醫藥條例》,強化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法制保障。北京實施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三年行動計劃,在336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建立中醫館,綜合使用多種中醫藥技術方法服務群眾。開展中醫藥健康鄉村、中醫藥健康養老、中醫藥治未病和名中醫身邊工程等“四大工程”,組建了由2000余名中醫專家組成的團隊,為近200個鄉村、社區的近200萬居民提供中醫藥健康服務,374個名中醫團隊每周到全市333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坐診,推動優質資源下沉基層服務百姓。
鐘東波表示,北京還實施提升中醫藥質量專項行動和中醫藥標準化行動,促進中醫藥行業質量安全。推進全市婦幼保健機構中醫藥服務全覆蓋。此外,北京制定北京中醫國際醫療服務規范,加快中醫藥服務貿易發展,連續六年成功舉辦京交會中醫藥服務貿易板塊,簽約交易額近30億元人民幣。
談到中醫院進一步發展,鐘東波表示,“十四五”時期將繼續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完善中醫藥領域科技布局,創立中醫藥傳承學科,開展多學科、跨領域的研究。加強中醫藥對新發突發傳染病的應急救治能力。實施“新時代神農嘗百草”工程,擴大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