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來,河北省中醫藥系統以實施《中醫藥發展“十三五”規劃》為主線,圍繞中醫藥強省目標,深入落實中醫藥法和全國中醫藥大會精神,取得階段性成效,中醫藥事業產業全面發展。
“十三五”期間,河北省中醫藥治理能力顯著提升。河北采取省人大主導立法的形式,率先修訂出臺《河北省中醫藥條例》。及時出臺《河北省中醫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注冊管理實施細則》,完成了首次考核準備工作。制發通告推動落實中醫診所備案管理。制發了《關于非中醫類別醫師提供中醫藥服務有關事項的通知》,進一步明確了非中醫類醫師執業相關問題,依法依規擴大中醫藥服務供給。
“十三五”以來,河北省中醫醫療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全省現有中醫院289個、床位5.46萬張,與2015年相比,分別增長36.9%、43.7%,其中三級中醫醫院26家、二級中醫醫院165家;中醫總診療人次數約4600萬人次,較2015年增長48.3%。支持4所省市級重點中醫醫院和46所縣級中醫院基礎設施建設。河北省深入開展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動計劃。大力開展國醫堂建設,國醫堂增至1404個,全省94%鄉鎮衛生院、97%社區衛生服務中心、70%村衛生室和84%社區衛生服務站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1700多個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有國醫堂。
“十三五”期間,河北中醫藥產業發展協同推進。2019年,全省中藥材種植面積達148.3萬畝,建有千畝以上中藥材種植示范園300個,黃芩、黃芪、知母、柴胡、連翹等產量穩居全國前列。擁有以嶺、神威、頸復康等一批實力雄厚的中藥知名企業。規模以上中藥工業企業113家,較2016年增長28%,實現年主營業務收入193.4億元、利潤21.7億元。
“十三五”期間,河北省中醫藥文化宣傳得到強化。開展全省中醫藥文化資源調查摸底,新發現中醫藥文化遺跡遺址20余處,支持專家編輯出版扁鵲研究專著,支持舉辦多種扁鵲文化研討交流活動,打造扁鵲文化品牌。
近年來,河北省立足承接首都功能疏解、提升中醫藥發展水平兩個基本點,不斷推動京津冀中醫藥協同發展。啟動了北京通州、天津武清、河北廊坊“通武廊中醫健康直通車”項目,建立了跨區域中醫聯合體、名醫工作室。主動對接中國中醫科學院,協調推進重點幫扶阜平縣中醫藥事宜,共同探討解決深度貧困地區健康扶貧問題。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工作中,河北省建立了中西醫聯合診療、高效協作的醫療救治工作機制,先后制發5版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案,特別是在預防環節充分融入中醫“治未病”方法。全省97.4%的確診病例、97.5%的治愈出院病例以及87%的疑似病例應用中醫藥治療,治愈出院重癥病例中有98%全程應用中醫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