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召開的全國中醫藥大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以國務院名義召開的中醫藥會議,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中醫藥政策方針,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振興發展的一次再動員、再部署、再推進,會議進一步深入學習領會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醫藥的重要論述,進一步明確了新時代中醫藥傳承創新的總體思路和目標任務,對全行業是一次極大的振奮和鼓舞,中醫藥將迎來快速發展的春天。
同時也讓我們進一步看清了山東中醫藥工作的優勢和不足,我們要以此次大會為契機,盡快研究貫徹落實大會精神和《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全面深化中醫藥改革,深入推進中醫藥強省建設,更好地為人民健康服務,促進山東經濟社會發展。
深化中醫藥改革創新舉措
近年來,山東出臺多項中醫藥改革發展創新舉措,不斷提升為人民群眾衛生健康服務的水平,探索出“中國式”醫改的“山東中醫樣本”,樹立了齊魯中醫藥健康文化品牌。
一是創新體制機制改革。探索開展中醫優勢病種收費方式改革,取得了“患者少花錢、醫院增收入、醫保減支出、中醫特色得發揮”四方共贏的良好效果,被新華社稱為“中國式”醫改的“山東中醫樣本”,國家醫改辦作為改革經驗在全國推廣。
二是創新基層能力提升。在全國率先啟動基層醫療機構中醫藥綜合服務區建設,扎實推進中醫醫聯體建設,有效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全省6個市及87個縣(市、區)成功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數量居全國首位。
三是創新特色優勢發揮。棗莊市中醫醫院創新“針灸全科化”診療模式,初步重構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流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作為典型經驗在全國推廣。濰坊市峽山區太保莊街道創新艾灸全民健康模式和“五導一考核”工作機制,將中醫治未病的主陣地推進到千家萬戶。
四是創新中醫精華傳承。創新實施“三經傳承”戰略,將中醫經典、經方、經驗傳承作為中醫藥人才培養的重要抓手,深入開展中醫五級師承教育,大力推廣五運六氣理論,不斷提高中醫臨床療效。
五是創新文化宣傳推廣。在全國率先提出中醫藥文化引領事業發展的思路,打造了一系列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載體,樹立了齊魯中醫藥健康文化品牌。
中醫藥助力新舊動能轉換
中醫藥是我國獨特的衛生資源、潛力巨大的經濟資源,對于建設中西醫相互補充、協調發展的中國特色衛生健康服務體系具有重要作用,能夠更好保障群眾生命健康,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助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同時,中醫藥既是醫養健康獨特資源,也是高效農業、文化創意、精品旅游等傳統改造升級產業的重要力量,將為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助力新舊動能轉換做出積極貢獻。山東正在積極建設醫養健康產業強省,將醫養健康產業作為十強產業、五大新興產業之一加以推進,在其中注重發揮中醫藥的重要作用。
山東是中醫藥資源大省,在推進中醫藥現代化、產業化進程中,潛力巨大。下一步,一要進一步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打造中西醫相互補充、協調發展的衛生健康服務體系;二要進一步擴大中醫藥服務供給,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中醫藥服務需求;三要進一步豐富中醫藥產品,著力打造齊魯中藥品牌;四要進一步強化中醫藥科技創新,提升中醫藥核心競爭力;五要進一步推進中醫藥國際化,助力參與“一帶一路”倡議,盡快將中醫藥大省建設成為中醫藥強省。
貫徹大會精神發展中醫藥事業
我們要從講政治的高度來抓好貫徹落實,將推動中醫藥工作作為檢驗衛生健康和中醫藥工作者政治站位高不高、黨性修養強不強、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實不實的重要標志,全力以赴推動中醫藥事業振興發展。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堅持“人民群眾有所呼、有所盼,我們就必須有所應、有所為”,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中醫藥服務需求。要緊緊抓住大會勝利召開的機遇,將黨中央、國務院的重要戰略部署貫徹落實到位。
一要堅持問題導向,對照總書記重要指示及全國中醫藥大會精神,認識分析山東中醫藥發展的不足和短板,重點抓好中醫藥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完善、服務體系建設、多元化多層次人才培養、中醫藥產業發展等工作。
二要堅持需求導向,積極回應群眾對中醫藥服務的迫切需要,發揮好中醫藥特色優勢,為全民健康服務,特別是推進優質中醫資源下沉基層,滿足群眾中醫藥服務需求。
三要堅持目標導向,根據黨中央國務院要求部署,結合山東實際,進一步突出優勢、補齊短板、強化弱項,積極推進中醫藥強省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