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藥不僅入藥,還入菜。在日前舉行的廣東南藥產業大會啟動儀式暨粵菜特色藥膳推介會上,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馮彤說,廣東已投入6億元,依托“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和“粵菜師傅工程”等多個渠道,推動南藥成為富民興村、鄉村振興的優勢特色產業。
中山大學藥學院楊得坡教授解釋說,南藥一般指廣東、廣西、海南和云南等地所產的藥材。廣東是南藥主產地,中藥材資源多達2600多種。而作為中國菜品代表之一的粵菜,在選材上頗為講究,眾多粵菜菜品中都有藥材的身影,并形成極具特色的粵菜藥膳文化。
廣東省中醫藥局局長徐慶鋒說,中醫藥具有貫通一二三產業的“全產業鏈”特性,全鏈條上各個環節的創新,都有可能激活新格局、產生新業態,同時帶有擺脫貧困、改善生態等社會效應。
占地1萬畝、擁有1300多種南藥品種資源的廣州從化南藥小鎮,已形成種植、加工、研發和文化旅游相融合的特色產業。廣州市從化區副區長李東強說,當地通過“企業+農戶”形式,帶動農民平均年增收3.5萬元,小鎮一年接待觀光旅游人次達30萬,年產值上億元。
馮彤說,廣東省農業農村廳正依托“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和現代農業產業園等項目推進南藥產業發展。截至目前,有25個縣(市、區)申報的50個南藥“一村一品、一鎮一業”項目通過審批,已有12個省級南藥現代農業產業園獲得了省級財政補助,每個產業園補助金額高達5000萬元。
廣東將進一步挖掘南藥在食用、旅游等領域的產業價值,推動南藥成為富民興村、鄉村振興的優勢產業。”馮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