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召開內蒙古自治區蒙中醫藥改革成就新聞發布會。會議介紹,從2009年新醫改啟動以來,內蒙古積極推進蒙醫藥中醫藥改革發展,力爭同部署、不缺位、有特色、見成效,蒙醫藥中醫藥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效,進一步放大了醫改的惠民成效,蒙中醫藥服務受益面進一步擴大。
頂層設計方面,蒙醫藥中醫藥法規政策體系逐步完善。在深化醫改進入關鍵時期,內蒙古出臺了《內蒙古自治區蒙醫藥中醫藥條例》《關于扶持和促進蒙醫藥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決定》和《關于重視解決全區蒙醫藥中醫藥人才緊缺問題的通知》等法規和政策措施,制定了《蒙醫藥中醫藥戰略發展規劃(2016-2030年)》《蒙醫藥中醫藥“十三五”規劃》和《振興蒙醫藥行動計劃(2017-2025年)》等,明確了蒙醫藥中醫藥改革發展的主要任務。
服務體系方面,蒙醫中醫醫療服務體系逐步完善。全區現有蒙醫中醫醫院202所,其中公立蒙醫中醫醫院122所;蒙醫中醫床位26013張,平均每千人口蒙醫中醫床位數1.029張。社區和蘇木鄉鎮設置蒙醫科中醫科達到95%以上,嘎查村65%以上能提供蒙醫藥中醫藥服務。目前已形成以內蒙古國際蒙醫醫院、自治區中醫醫院、內蒙古民族大學附屬醫院為龍頭、16所盟市級蒙醫中醫醫院為骨干、103所旗縣級蒙醫中醫醫院為基礎、基層醫療機構蒙醫科中醫科為網底、其他醫院蒙醫科中醫科為補充的蒙醫中醫醫療服務體系。
服務能力方面,蒙醫藥中醫藥服務優勢進一步凸顯。目前全區蒙醫中醫執業(助理)醫師18895人,平均每千人口蒙醫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數0.577人。啟動了基層蒙醫藥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打造基層“蒙醫館中醫館”668個,并向基層推廣蒙醫藥中醫藥適宜技術,進一步提高了蒙醫藥中醫藥服務水平。
與此同時,蒙醫藥中醫藥保障水平進一步提升。圍繞人民群眾“看得起病”,重點建立取消藥品加成后的投入補償機制。明確了政府保障責任,公立蒙醫醫院人員經費補助100%、中醫醫院人員經費補助達到80%以上;提出了優惠措施,在蒙醫中醫醫院就醫,醫保報銷起付線降低20%~50%,報銷比例提高15%~20%;針灸、拔罐、手法、針刀、熏蒸等蒙醫中醫傳統診療技術和蒙藥中藥成藥、制劑、飲片都納入醫保報銷,蒙藥執行甲類藥品報銷政策,符合規定調劑使用的蒙藥院內制劑納入當地醫保支付范圍;調整和提高了387項蒙醫醫療服務價格和315項中醫醫療服務價格。蒙醫藥中醫藥服務受益面進一步擴大。持續實施“治未病”健康工程,制定了家庭醫生蒙醫藥服務包、蒙醫藥健康管理服務規范和高血壓、糖尿病、慢性心力衰竭的分級診療服務技術方案,做實做細蒙醫藥中醫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65歲以上老年人蒙醫藥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覆蓋率達到45.32%,0-3歲兒童蒙醫藥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覆蓋率達到5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