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北省農業農村廳、省中醫藥管理局聯合印發《2019年河北省中藥材產業發展指導意見》,規劃產業布局,明確重點任務。
根據《意見》,河北將布局中藥種植“兩帶三區”,即燕山產業帶、太行山產業帶、冀中平原產區、冀南平原產區和壩上高原產區,優勢產區總規模發展到101萬畝。同時積極適應健康養生消費升級需求,指導發展山藥、山楂、枸杞、黃芪等藥食同源、菜藥兩用品種,推進規模化、標準化、專業化種植,培育形成產業新優勢。
中藥材種植方面,《意見》提出,提升安國中藥材國家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樹立中藥材產業發展標桿;提升巨鹿金銀花、灤平中藥材、清河山楂、邢臺縣酸棗仁、涉縣柴胡等5個省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圍繞已認定和新創建的省級以上特色農產品優勢區,逐區逐品種制定品牌推廣方案,進行形象設計和總體包裝,提升巨鹿金銀花、清河山楂、涉縣柴胡等“冀藥”品牌文化競爭軟實力,促進產品溢價。
中藥材加工方面,《意見》提出以安國、巨鹿、灤平、涉縣、故城、尚義為重點,打造6個中藥材加工集聚區,著眼解決基地建設與藥企生產脫節問題,實現上下游關聯主體無縫對接。集聚區內加強產業鏈條橫向聯合,與省內外大型中藥企業緊密合作,建設精深加工、包裝儲運園區,提升道地中藥材產品就地轉化增值率。延伸產業鏈條,發展精深加工,開發酸棗、蒲公英、金銀花、黃芩、艾草、文冠果、山楂等功能產品,加快副產品向功能飲品、養生產品和保健品轉變,中藥材精深加工產品由110種增加到120種。加強動物飼料和中獸藥新產品研發,拓展中藥材市場空間。
保障措施方面,《意見》要求河北各地建立中醫藥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將道地中藥材產業發展納入當地重點工作范疇,把中藥材產業作為產業扶貧、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業提質增效的主導產業打造;鼓勵地方按照政策規定整合相關涉農資金,加快中藥材產業發展,重點支持道地藥材生產基地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