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東新區作為“國家中醫藥發展綜合改革試驗區”及全國首批“治未病預防保健服務試點地區”之一,本著改革創新、先行先試的工作理念,按照“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基本原則,積極探索和實踐中西醫結合的公共衛生服務新模式。
多措并舉將中醫服務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
新區發揮現有公共衛生服務模式,中醫預防保健在條線管理和工作內容上與現有防病體系整合聯動,在疾控中心等防病專業機構設置“中醫預防保健科”,制定工作規范并管理考核; 在各級醫療機構的防保科中配備中西醫結合預防保健專業人員,指導中醫臨床科室及社區衛生服務團隊共同開展中西醫結合的預防保健服務,針對社區的公衛醫師、西醫全科醫師、鄉村醫生開展“非中醫類別執業醫師預防保健服務規范化培訓”,考核合格者予以中醫預防保健服務許可,信息化實施同步配套,開發中醫健康檔案與西醫檔案融合;從而形成“新區衛生計生委—防病專業機構—各醫療機構中醫預防保健網底”三位一體組織管理架構和服務網絡。
2012年新區發布《浦東新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轉發衛生局、財政局浦東新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和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浦府辦【2012】29 號),中醫預防保健服務正式納入浦東新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匹配中醫公共衛生服務經費3萬元/萬人,新區實現中醫預防保健服務轄區內防病專業機構和醫療機構的全覆蓋,共實施高血壓健康管理等15項中醫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其中2項為國家項目)。同時新區建立系統性質控考核和成效評估機制,中醫公共衛生績效考核占中醫條線總分值的45%。
兩大政策突破
一是中醫預防保健項目納入新區政府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
二是開創性實施“非中醫類別執業醫師中醫預防保健服務規范化培訓”模式,并突破非中醫執業醫師開展中醫預防保健服務許可。
基本建立中西醫結合公共衛生服務體系
通過8年努力,基本建立浦東新區中西醫結合公共衛生服務體系,系統確立組織管理、服務網絡、工作規范、服務流程、人員培養、質控考核、監測評估、投入保障、績效分配的模式與機制,并成為衛生常規工作。完成了全區1674名非中醫類別執業醫師的中醫預防保健服務規范化培訓;2016年起,新區中醫公共衛生服務量連續3年保持在70萬人次以上,較2011年的20萬人次有了大幅提升;發布《中醫健康教育讀本》《常見病中西醫結合預防保健服務操作指南》等論著4部。
2012-2017年五年成效評估顯示:中醫體質辨識:建立體質辨識檔案710175份,平和體質上升9.9%;高血壓中醫健康管理:完成隨訪161724人次,血壓控制率93.34%;糖尿病中醫健康管理:完成中醫隨訪65769人次,血糖控制率84.94%;中醫健康教育:中醫知識知曉、健康行為養成率、基本技能掌握率分別較基線提升9.84%、7.6%和11.4%;養生保健機構衛生監督協管:共完成11520家次養生保健服務機構、36473人次服務人員的信息排摸、服務指導、整改追蹤及信息報告工作,行業違規率下降了4.3%;中醫孕前保健:共建立孕前體質辨識檔案并進行中醫藥知識宣教8126人次;中醫孕期保健:共完成孕期體質辨識建檔和中醫隨訪干預41046人次,孕期中醫體質知曉率上升了10.29%;中醫產后保健:共進行中醫產后保健服務89207人次;孕婦學校中醫宣教:共完成孕婦學校中醫宣教7332課次,受眾196909人次;兒童體質辨識:共完成兒童體質辨識建檔、中醫干預和隨訪90366人次,其中0-36月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共完成 114091人次,健康管理率56.4%; 學生近視中醫預防保健:共開展中醫耳穴貼壓218365人次,干預學生的視力和自評眼疲勞緩解率19.19%;老年人輕度認知障礙的中醫干預:中醫隨訪干預指導80320人次,有效改善輕度認知障礙老年人的健康狀況,減緩病情發展;65歲以上老年人中醫體質辨識:完成中醫體質辨識702187人,健康管理率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