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北京3月8日電(中國青年網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李沛然)“中醫藥是最能代表中國國家形象的文化符號,是國家文化軟實力和醫藥硬實力的重要體現,也是增強文化自信、助推中華文化偉大復興的強大動力。”全國政協委員、國家級非遺“張一帖”醫家第十五代傳承人、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張其成說。
然而,中醫藥文化的大眾傳播中存在的傳播內容不規范、傳播手段單一、傳播方式陳舊等問題,卻導致受眾無所適從,甚至加深對中醫藥的誤解。對此,張其成認為,應當建立國家中醫藥文化全媒體傳播平臺。
張其成建議建立“國家中醫藥文化傳播中心”,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領導下,依托國家級科研院所或高校建立國家中醫藥文化全媒體傳播平臺,從政策、資金、人才等方面加大對媒體融合發展的支持力度。
“做好中醫藥文化及中醫藥健康服務全媒體傳播的頂層設計。”張其成認為,要在基礎性、戰略性工作上做出規劃,與互聯網、大數據等創新成果深度融合,與中醫藥數據中心——國家人口健康數據中心中醫藥分中心及省級中醫藥數據中心加強合作,與互聯網、手機、手持智能終端等新興媒體傳播通道有效結合,發出中醫藥文化及中醫藥健康服務的“國家聲音”,全面提高中醫藥文化全媒體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
打造中醫藥文化全媒體傳播精品佳作是張其成的又一建議,他說:“要開展中醫藥文化資源的普查,發掘中醫藥文化資源,建設中醫藥文化素材庫和信息資源庫。并在此基礎上分類分批打造中醫藥文化精品,既要打造圖書精品,又要打造新媒體精品。”
同時,要大力發展中醫藥文化創意產業,促進中醫藥數字文化產品的創作,著力發展數字出版、移動多媒體、動漫等新興文化產業,引導開發一批能傳世、有影響的中醫藥文化音頻和視頻節目、電視劇、電影、專題片、動漫作品及其他適合移動新媒體傳播的中醫藥文化精品佳作。
張其成十分重視建設中醫藥文化全媒體融合發展的復合型人才隊伍。但是,目前中醫藥文化全媒體融合發展需要具備中醫藥學、文化學、傳播學、信息科學等跨學科知識的人才極其缺乏,他建議:“‘國家中醫藥文化傳播中心’和有條件的中醫藥大學合作創辦‘中醫藥文化傳播’專業,培育高層次、復合型專業人才隊伍。還要與互聯網企業建立人才交流合作機制,促進中醫藥人才與互聯網人才雙向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