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北京訊(記者 張世豪 高琳哲)2019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石家莊以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吳相君接受長城新媒體記者采訪。
代表之聲:創新是中醫藥事業發展的不竭動力。現在我們提到的西醫,借鑒了現代科學技術,是科學創新發展的結果。中醫藥創新也要借鑒現代化、工業化的成果,這對中醫藥的發展會有很好促進作用。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堅持中西醫并重,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中醫藥是一個偉大的寶庫,有很多資源需要挖掘。希望大力支持中醫藥創新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石家莊以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吳相君。長城新媒體記者 高琳哲 攝
政策環境:《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把中醫藥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提出著力推進中醫藥創新,深化中醫基礎理論、辨證論治方法研究,推動重大新藥創制,促進創新成果產業化,到2020年,中藥工業總產值占醫藥工業總產值30%以上,中醫藥產業成為國民經濟重要支柱之一。《中醫藥發展“十三五”規劃》《關于加快中醫藥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的若干意見》等都對加快推動產業和科技的深度融合,壯大中醫藥產業集群提出了明確的目標,對全面提高中醫藥科技創新能力、支撐中醫藥事業發展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行業現狀:我國現有中藥企業約1500余家,中成藥品種近萬個,相對于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我國中醫藥科技創新體系與能力建設仍需不斷加強。中醫藥產業迫切需要政府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激發中醫藥原創優勢,促進創新提質增效。
具體建議:
一是鼓勵高端中藥新藥創制。要在國家科技計劃中,圍繞臨床重大疾病治療,加強中醫藥科研任務的部署和落實;將中醫藥原創思維與化學、現代醫學、生物信息學、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科學技術與創新中藥的研發緊密結合,圍繞重大疾病,形成一批原創性的現代中藥科技成果。
二是鼓勵現代復方中藥開發。針對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腫瘤、病毒感染性疾病、婦科疾病等中醫藥臨床治療的優勢領域,選擇療效確切的經方典方,優化藥效組分配伍,開發一批成分明確、機制清晰、療效顯著、安全可控的現代中藥。
三是鼓勵中藥保健品開發。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開發一批具有顯著功效的中藥保健品,發揮中醫藥預防、康復、保健作用。
四是推進中藥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是實現中藥質量均一性和臨床療效一致性的有效途徑,鼓勵企業按照國際規范標準要求,在明確臨床功效相關成分的基礎上,建立制造全過程的質量一致性控制體系,實現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制造。
五是要促進中醫藥科技與市場、金融相融合。積極鼓勵中醫藥企業與醫療機構、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開展創新合作,同時也大力推進科技資源開放共享,支持科技型中醫藥企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