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開幕會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支持中醫藥事業傳承創新發展”。
【學習奮斗 筑夢新時代 中國少年報·未來網2019全國兩會專題報道】
未來網·中國少年報北京3月5日電(記者 朱延生)3月5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開幕會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支持中醫藥事業傳承創新發展”。作為全國人大代表的郭玫在接受未來網記者專訪時對中醫藥事業的傳承發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她說:“應該由政府牽頭,組織專家團隊及相關具有技術、知識產權、品牌、營銷能力的中藥企業參加,組成攻關團隊,系統研究目標國的相關法律法規,推動我國中醫藥海外立法。”
郭玫代表,來自甘肅中醫藥大學。作為一名大學教授,她一直從事中醫藥方面教研工作。

全國人大代表、甘肅中醫藥大學教授郭玫 未來網記者 朱延生 2019年3月3日攝
郭玫表示,甘肅省在推動甘肅中醫藥走出國門上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中醫藥海外立法、國際標準研究和中藥海外注冊問題遇到了“瓶頸”。
今年是郭玫第二次提出有關推動中醫藥產業發展的建議。在2018年兩會上,郭玫建議,加大中醫藥文化傳播力度,增強國際社會對中醫藥的認可度和接受度。要從頂層設計上完善中醫藥走出去的長效保障機制,規劃中醫藥對外交流人才庫,協調解決中藥海外注冊和準入問題,推動中醫藥海外立法和進入當地醫保。
“只有接受我們的理念,才能讓中醫藥立法成為可能。”郭玫認為,在傳播中醫思維的同時,也需要推動在海外的中醫藥立法,可以借助“一帶一路”倡議,向更多的國家介紹中國的中醫藥文化。
中醫藥事業的發展離不開藥材的質量,“藥材不是說越多越好,它的質量才是最重要的,沒有療效一切都等于零。”郭玫表示,對中藥藥材從重“量”向重“質”轉變,應該重視種子、種苗、生長過程、土壤、施肥和農藥等全鏈條中每一個環節的質量。
作為一名中醫藥大學教授,郭玫也一直關注中醫藥人才的培養。郭玫表示,目前,我們的中醫藥教育引入了太多西醫的做法,沖淡了對于中醫整體文化的重視,對中醫藥未來的繼承和創新有一定的影響。對此,郭玫表示,中醫藥院校在培養人才時,不僅要加強學生對中醫經典著作、中醫理論知識的掌握,也要鼓勵學生多去醫院進行實習,加強實踐能力的培養。
作者:朱延生 編輯:未來網新聞安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