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5日,以“中醫藥∙優勢與證據”為主題的第一屆循證中醫藥學國際論壇在天津舉行。論壇主席、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院士指出,循證醫學為中醫藥療效評價帶來新理念新方法,開展中醫藥循證評價研究是傳承發展中醫藥學的一項重要任務。
張伯禮指出,循證醫學雖是新興學科,但已成為全球醫療衛生科學決策的重要方法,影響了全球臨床實踐和醫療政策的制訂。采用國際公認的循證醫學方法來評價中醫藥的特色優勢,用科學的語言詮釋中醫藥的療效和作用規律,是傳承發展中醫藥學的重要任務之一。經過10余年的探索,循證中醫藥學已成為循證醫學的一個重要方面,符合中醫藥理論和實踐特點的循證評價方法不斷發展。
被譽為我國循證醫學奠基人的李幼平教授認為,中醫藥學優勢需要用世界公認的語言和術語把它呈現出來,然后在實踐中運用,創新創造適合中醫藥特點的高質量原始證據、二次證據、轉化證據、后效評價證據、決策依據、實踐指南,以及創新專利和產品。
大會秘書長、天津中醫藥大學循證醫學中心主任張俊華介紹,天津中醫藥大學在中醫藥循證評價研究方面走在了前列,是最早成立循證醫學中心的中醫藥大學,并成為教育部循證醫學網上合作研究中心天津分中心、中國循證醫學中心天津分中心,天津市中西醫結合學會循證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
本次論壇由天津中醫藥大學、中國循證醫學中心/中國Cochrane中心、中華中醫藥學會、中意中醫藥聯合實驗室主辦,天津中醫藥大學循證醫學中心、中華中醫藥學會臨床藥理專業委員會和內科分會青年委員會、天津市中西醫結合學會循證醫學專業委員會承辦。來自中國香港、意大利、英國、韓國、日本、新加坡等多個國家從事循證醫學、中醫藥研究的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200余人參加。(高新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