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建成30個贛產道地藥材和優勢中藥材種植基地,全省中藥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000億元 •重點建設10個省級區域中醫醫療中心,改擴建12所地市級和50所縣級中醫醫院
•實施“西醫學中醫”專項行動計劃,建設江西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推進部分綜合醫院轉型 •建設岐黃國醫外國政要體驗中心和中醫藥博物館、博覽園
江西省政府日前下發《關于加快中醫藥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以創新升級為發展主線,以多種經濟成分并舉為發展主體,著力推動一二三產業相結合,不斷提升該省中醫藥產業核心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努力打造中醫藥強省。
《意見》明確,到2020年,推動全省1~2個設區市、50%的縣達到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建設標準,形成2~3家集團化發展、連鎖式經營的中醫藥養生保健服務企業。建成全國最重要的中藥材種植養殖、加工、現代制藥基地和交易物流中心。全省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100萬畝,建成30個贛產道地藥材和優勢中藥材種植基地。年銷售收入超百億元企業達到5家,全省中藥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長15%以上,達到1000億元。構建比較完善的中醫藥創新體系,中醫藥工程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臨床研究基地等國家級創新平臺達到10家、省級50家,產學研醫相結合的中醫藥技術創新、協同服務進一步加強。
在提升中醫醫療服務能力方面,《意見》提出,實施中醫醫院標準化建設工程,重點建設10個省級區域中醫醫療中心,改擴建12所地市級和50所縣級中醫醫院;實施“西醫學中醫”專項行動計劃,建設江西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推進部分綜合醫院轉型;推進中醫服務集約化發展,組建國醫院(館、堂、區)醫療聯合體和熱敏灸技術服務聯盟。
在發展中醫養生保健服務方面,《意見》提出鼓勵社會力量舉辦中醫養生保健機構和醫養融合養老機構,建設3~5個醫養結合示范基地;打造以中醫藥文化傳播和體驗為主題的中醫藥健康旅游,建設10個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和綜合體,爭創1個以上全國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區。
在做大做強中藥產業方面,《意見》提出壯大南昌、宜春等中藥特色產業集群,培育一批龍頭企業;建立完善原產地標記制度,實施優質中藥材生產工程,重點擴大贛產道地藥材種植養殖規模。力爭形成1~2家銷售收入達300億元的中藥生產企業,10家過億元的藥材物流企業和5個區域性藥材物流基地,新增10個銷售額過10億元和20個過億元的優勢品種。
在提升中醫藥創新能力方面,《意見》提出,支持企業與國內外科研機構合作建設一批國家和省級創新平臺,逐步建立起國家認可、國際認同的贛藥標準體系。加強新藥研發和二次開發,加快中藥提取、分離、純化等中藥關鍵技術產業化應用,建設國家級創新藥物與制藥設備研發生產基地。大力發展遠程醫療、移動醫療、智慧醫療等新型服務,建設中醫藥“雙創”示范基地,培育中醫藥專業電商平臺。
在加強中醫藥人才培養和文化交流方面,《意見》提出加快建設江西熱敏灸技術學院、樟樹中醫藥學校,開展中醫臨床人才培養與醫教協同改革試點。加強旴江醫學典籍整理,挖掘名老中醫藥醫案、教案,保護開發民間中醫獨特療法和一技之長。建設岐黃國醫外國政要體驗中心和中醫藥博物館、博覽園,開展國際中醫藥教學培訓,舉辦中醫藥國際論壇,實施熱敏灸海外發展計劃。(徐 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