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澳門)傳統醫藥國際合作論壇落下帷幕。正如其主題“交融、創新、共享、促進人類健康”,論壇碰撞出交融創新的智慧火花,并以中醫藥優勢,發揮澳門中西交匯的地域、歷史文化優勢,搭建起中國與其他國家傳統醫藥交流共享的平臺,并在助力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推進中,擦亮中醫藥這張絢麗的中國名片。
在北京,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陳馮富珍剛剛看望了中國中醫科學院終身研究員屠呦呦。雙方親切交流中,再次傳遞出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推進中西醫學融會貫通,可望為人類健康帶來福祉的聲音。
是的,作為中國獨具特色的醫療衛生資源,中醫藥“以人為本”的理念、整體觀及辨證論治的治療思路、治未病的養生保健優勢,正契合當下現代醫學模式轉變、醫學目的調整,在以疾病治療向健康促進轉變過程中更能一展所長。尤其是中醫藥之長,可為解決西醫學進步的瓶頸之痛提供靈感乃至方法路徑。中西醫優勢互補、交融發展,可更有效減輕人們病痛疾苦,降低醫療成本,為人類生命健康做出革命性貢獻。因此,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中,中醫藥可回應國際健康需求,足以成為沿線國家健康促進、民心相通的亮麗名片。
然而,中醫藥貢獻“一帶一路”戰略的并不僅止于此。中醫藥“凝聚著深邃的哲學智慧”,是我國優秀的文化資源。它承載著中華文化的基因,流淌著中華文化的血液,體現著中華文化的本質,可成為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開路先鋒,展示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和當代中國的活力,為他國民眾提供另一種有意義的思想觀念乃至生活方式。讓世界更加了解、認知中國,重塑世人對中國的價值判斷。因此,中醫藥將成為中外人文交流的重要載體,在“一帶一路”的文明互鑒之旅中彰顯中國風格、中國氣派。
澳門具有聯通中西的地域優勢,也有中西文化融通的獨特氣質,本次論壇可謂中醫藥“一帶一路”建設中的權威發聲平臺、中國內地與沿線國家的交流對接平臺,在此基礎上探索發展,更可能成為中醫藥相關國內外資源整合的平臺。
推動中醫藥“一帶一路”建設,對服務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意義重大。中醫藥將作為一張富有魅力的“中國名片”,在與國相交、與民相親中,促進沿線國家民生改善,推動在文明互學互鑒中民心相通。(吳瀟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