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省教育廳等8部門聯合印發《福建省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基層中醫藥實現五個“全覆蓋”,即“縣辦中醫醫療機構(醫院、門診部、診所)基本實現全覆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中醫館實現全覆蓋,基層中醫藥服務提供基本實現全覆蓋,基層中醫藥人才配備基本實現全覆蓋,基層中醫藥健康宣教實現全覆蓋”,實現“一般病在市縣解決,日常疾病在基層解決”。
《行動計劃》明確了完善基層中醫藥服務網絡、推進基層中醫藥人才建設、推廣基層中醫藥適宜技術、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加強基層中醫藥管理能力、深化基層中醫藥健康宣教和文化建設、穩步推進基層中醫藥改革等7個方面19項重點任務。
《行動計劃》要求,發揮縣級中醫醫院帶動作用。支持中醫醫院空白縣建設公立中醫類醫院。鼓勵社會力量在基層辦中醫。深入實施基層中醫館建設項目,推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中醫館設置全覆蓋,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對15%的中醫館完成服務內涵建設。
《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培養基層老中醫藥專家師帶徒繼承人500名左右。在原中央蘇區等革命老區及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為49個基本財力保障縣縣級醫院定向培養本科中醫學人才和定向鄉鎮衛生院高職高專層次中醫學人才。
《行動計劃》明確,到2025年,100%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能夠規范開展10項以上中醫藥適宜技術,100%社區衛生服務站、80%以上村衛生室能夠規范開展6項以上中醫藥適宜技術,基層中醫診療量占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量的比例達到30%以上。
《行動計劃》要求,每個縣級中醫醫院建成2個中醫特色優勢專科和1個縣域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中心。到2025年,60%的二級以上縣級中醫醫院設置老年病科,70%的二級以上縣級中醫醫院設置康復科,鼓勵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設置中醫康復診室和康復治療區。
《行動計劃》提出,鼓勵政府舉辦的縣級中醫醫院牽頭組建緊密型醫共體,中醫醫院牽頭的醫共體覆蓋人口原則上不低于縣域人口的30%。探索符合縣域特點、有利于中醫藥優勢發揮的總額付費和補償機制,引導醫共體向以健康為中心的服務方式轉變。開展支付方式改革,建立符合基層中醫藥診療特點的醫保支付模式,分批遴選中醫優勢明顯、治療路徑清晰、費用明確的病種實施按病種收付費。鼓勵實行中西醫同病同效同價。積極將適宜的中醫醫療服務項目和中藥按規定納入醫保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