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來源:中國新聞網
記者:陶拴科
9月22日,記者從新疆中醫藥發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先后印發了《關于印發新疆中藥民族藥資源保護與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的通知》、《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等政策文件,制訂新疆中醫藥發展法規與規劃,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當前,新疆中醫藥服務體系不斷健全。目前擁有中醫類醫院130家,其中公立醫院76家,非公立醫院54家,編制床位2.25萬張。擁有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中醫專業)8個,國家級中醫民族醫重點???含培養項目)32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特色???專病)89個;自治區級中醫重點專科50個和自治區級中醫重點專病98個。
截至目前,新疆共建設中醫診療區(中醫館)792個,其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診療區(中醫館)131個,鄉鎮衛生院中醫診療區(中醫館)661個,新疆已備案中醫診所289個。
新疆衛生健康委黨組副書記、主任穆塔里甫·肉孜介紹,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醫藥在抗擊這次疫情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此次出臺《實施意見》明確了新疆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總體要求,從健全中醫藥服務體系、發揮中醫藥在健康新疆行動中的獨特作用、大力推動中藥質量提升和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強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促進中醫藥傳承與開放創新發展等5個方面提出了具體重點任務。
同時,從完善中醫藥價格和醫保政策、完善投入保障機制、落實多部門協同工作機制、健全中醫藥管理體制等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對新疆堅持中西醫并重,傳承精華、守正創新,打造中醫藥和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的衛生健康發展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里程碑意義。
新疆衛生健康委二級巡視員曹玉景介紹,今年新疆衛生健康委與新疆人社廳、藥監局等相關部門聯合轉發了國家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動計劃的通知,在完善基層中醫藥服務網絡的同時,加強基層中醫藥內涵建設,創新基層中醫藥服務模式,提高基層中醫藥醫療、預防、保健、康復等服務能力。
曹玉景說,為堅決打贏深度貧困地區健康扶貧攻堅戰,新疆將中醫藥健康扶貧工作融入健康扶貧工作整體推進。在三級中醫醫院對口幫扶方面,實現了對口幫扶貧困縣全覆蓋。20家內地省市三級中醫醫院以“組團式”援疆對新疆19家貧困縣中醫院進行幫扶。在皮山、墨玉等貧困縣開展中藥材試點種植和“定制藥園”建設,形成了“訪惠聚駐村工作隊+科研機構+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建立了相對完善的中藥材產業精準扶貧新模式,帶動當地貧困戶增收致富,助力脫貧攻堅。
在人才培養方面,自2010年起,委托新疆醫科大學中醫學院啟動實施了中醫類別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工作。免費醫學生獲得入學通知書前簽訂《三方協議》,畢業后定向就業范圍規定在鄉鎮衛生院及以下醫療衛生機構、服務時間不少于6年。截止目前,中醫類別培養人數達500余人。通過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工作,培養了一批適應新疆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發展需要,掌握扎實的醫學基礎理論,能在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從事中醫全科醫療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質中醫藥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