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賈曉宏
7月5日下午,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42場新聞發布會上,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院長劉清泉介紹了具體病例中醫藥救治情況。劉清泉說,中醫專家團隊深入ICU病房和普通病房,采取傳統診療方法,根據每個患者不同情況辨證施治,隨時調整治療方案。
病例1,女,27歲。6月12日入院,6月13日進行氣管插管輔助通氣,此患者疾病早期表現為“疫毒閉肺,陽明腑實證”,出現高熱、咳嗽,黃粘痰,喘憋氣促,大便不暢,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患者病情變化迅速,入院第2天即出現呼吸困難,呼吸衰竭,行氣管插管機械通氣,病情進一步加重,6月15日進行ECMO(體外膜肺氧合)生命支持治療,出現神昏,煩躁,汗出肢冷,舌質紫暗,苔厚膩,脈浮大無根,中醫診斷邪熱內閉,陽氣暴脫之危重,在“益氣固脫,通腑泄熱”以“人參、生大黃、葶藶子”為基本處方,配合給予安宮牛黃丸。病情逐步穩定,于6月26日患者成功撤除ECMO,7月3日撤除呼吸機,目前神志清楚,繼續給予“益氣養陰,清熱化濕”治療。身體正在逐步恢復中。
病例2,女,56歲。6月19日以重型診斷入院。病情迅速發展,于6月22日進行氣管插管輔助通氣。根據其“高熱持續不退,喘憋氣促,神昏,舌少苔,脈沉”,中醫辨證濕毒內陷營血,予大劑涼血解毒清熱定驚之劑,同時配合血必凈注射液靜脈治療,高熱持續不退,大便不暢,再予通腑泄熱中藥灌腸;熱退,病情逐漸穩定。于7月3日成功撤除呼吸機。目前神志清楚,精神較好,能自主進食,繼續予“益氣養陰、培土生金”之法治療。
病例3,男,44歲。6月14日以重癥入院,病情急劇加重,于6月16日進行氣管插管輔助通氣。中醫診斷“疫毒閉肺之濕毒疫”,予宣肺化濕,瀉熱解毒之法,用“麻杏苡甘湯合升降散”加減;同時配合血必凈注射液100ml靜脈輸注,參麥注射液100ml靜脈輸注;患者病程中大便不通,反復應用乳果糖效果不佳,加泄熱通腑中藥以利通腑瀉肺,患者腑氣通,身熱退,病情穩定。于6月25日撤除呼吸機,目前病情穩定,轉為普通型,繼續給予宣肺化濕之法鞏固治療。
劉清泉說,中醫藥在治療新冠肺炎這一新發傳染病中完全可以大顯身手,不斷總結提煉,發揮祖國傳統醫藥學的優勢。
此外,劉清泉還介紹,針對密接隔離人群,在北京市第五版防治方案的基礎上,僅大興區和豐臺區就先后對21667人次給予“提升正氣,化濕解毒”的中藥湯劑和中成藥,在阻斷疾病傳播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