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來源:中國中醫藥報
通訊員:王運卓
3月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關于表彰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青海省中醫院副主任醫師白煥強被授予“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4月2日,接青海省衛生健康委通知,青海省中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白煥強結束了兩周的醫學隔離觀察,平安回家了。此前的56天里,白煥強作為青海省紅十字會赴武漢救護轉運隊里唯一的中醫人,克服重重困難,圓滿完成了省委省政府交給的任務。
奮戰在武漢抗疫一線的日日夜夜,白煥強和另9名隊友們承擔危重癥和重癥患者的轉運工作,累計轉運患者2417人,其中危重癥585人、重癥1794人、輕癥5人、出院33人,危重癥和重癥患者占總數80%以上。他們不僅是生命的“擺渡人”,更是抗擊新冠肺炎的“尖刀班”。
2月7日,接到通知時,白煥強正在發熱門診接診患者。他妥善安置好患者后,趕回家收拾行囊便準備啟程。不到3小時,青海省紅十字會赴武漢救護轉運隊集結完畢趕往機場,星夜兼程逆向而行。

白煥強和隊友在工作中。
2月12日,白煥強與隊友開始承擔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重癥患者的轉運工作。4名、11名、90名……每一天他們轉運患者的數量都在上升。“一個班次下來,累得不想說話,連吃飯的力氣都沒了。”白煥強回憶道。救護車成為了穿梭在病區之間的生命擺渡車,尤其轉運插管患者,救護車顛簸過大,極易導致患者呼吸受阻,出現危險,每一個步驟都生死攸關。“在急救車里空間狹小,我們不僅要密切關注確診患者的情況,還要防止自己被傳染,壓力很大!”為節省防護物資,隊員們上班前少吃或不吃東西,并穿著成人尿不濕工作。時間久了,摘了手套后,大家的手都是紫的,手腕上也有深深的勒痕。
2月21日,是白煥強抗疫工作中平凡的一天。
9時到11時,他們已經接送了25名患者,鞋套已經磨損得不行了,汗水將衣服緊緊裹在身上。收到B區有名插管的患者要轉運的消息后,他們立刻調好呼吸機參數、檢查好設備,推著平車趕往B區。疫情期間,院區內部通道大部分關閉,臨時搭建的木制路面又高又險。10分鐘后,他們趕到B區,這時患者的主管醫生已經做好準備工作,幾人小心翼翼地將患者抬上平車開始轉運。一路上,白煥強和患者的主管醫生不時盯著心電監護。遇到臨時搭建的木制陡坡時,他們使出全身力氣保持平車穩定,總算順利走向平路。好不容易將患者推上救護車后,汗水已經模糊了白煥強的雙眼。一刻沒有停歇,他們在救護車上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是否平穩。救護車行駛了幾分鐘后,他們將患者安全轉入ICU。
14時,他們已經轉運了29名患者,此時已是饑腸轆轆,卻還有6名危重患者需要急轉。他們繼續推著平車來來回回穿梭在B區和C區之間,將一名名危重患者平安轉運至監護室。
15時,白煥強已經累得忘記了饑餓,下班后他仔細消毒、脫掉全身裝備后,看看鏡子里滿臉壓痕的自己,接通了妻子的電話:“武漢的天晴了,花兒也快開了,成功就在不遠的前方。”
在武漢的這些天,白煥強憑著一股韌勁兒,肩負青海省中醫院的使命,用行動踐行青海省中醫院“救死扶傷、繼承創新、團結敬業、誠信仁愛”的院訓,和他的團隊用無私奉獻、人道博愛精神在荊楚大地上書寫出了動人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