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來源:中國中醫藥報
記者:孫強馬瑩
3月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關于表彰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醫醫院主治醫師江道斌被授予“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1月28日,新疆第一批馳援湖北醫療隊響應號召趕赴武漢,江道斌作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醫醫院選派的中醫呼吸專業醫師,踏上了“逆行”征程。
當時只知道新冠肺炎是一種新發傳染病,沒有現成的治療方案,江道斌認為,如果從中醫的疫病和溫病理論出發,運用中醫藥治療流感、病毒性肺炎以及難治性發熱疾病的經驗,在治療這種新型傳染病上,或許會有一定療效。出發時他將《溫病條辨》和《溫熱經緯》兩本溫病專著裝進了行囊。

探索
用中醫思路診療患者
醫療隊到達武漢后,立即前往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重癥病區開展工作的江道斌仔細閱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中的中醫診療部分后,發現都是綱領性的,論述比較簡略,還是要在患者的舌苔、脈象上尋找突破口。但在感染防控的要求下,醫生的手套、護目鏡以及患者的口罩都成為障礙。江道斌拿自己鍛煉切脈手感,讓同事離開病房后,請患者摘下口罩觀察其舌象。觀察多例患者后,江道斌發現他們舌苔大多厚膩,于是向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醫醫院呼吸科主任李風森、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呼吸科主任苗青和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院長劉清泉進行匯報,三位專家都鼓勵他不要拘泥于中醫診療方案,大膽按照中醫辨治外感熱病的思路去處理。在病區主任黃志欣的鼓勵下,他開始使用中藥湯劑。
嘗試
中西醫結合在重癥發力
江道斌運用中西醫結合手段治療的第一位患者為女性,39歲,病程10天,CT顯示肺組織出現纖維化,癥見咳嗽、氣喘、胸悶、心煩,舌尖紅無苔、舌根苔白厚膩,辨證屬濕熱未減、陰液大傷。江道斌考慮治療以化濕清熱佐以養陰,處方用溫膽湯合薛氏五葉蘆根湯。經過兩周的治療,該患者轉為輕癥,被送往雷神山醫院,后來核酸檢測陰性出院。同時,病區里的患者服用中藥湯劑后都能改善癥狀,在發熱、咳嗽、腹瀉、便秘、喘憋方面療效非常明顯,在增進食欲、改善睡眠方面更是具有獨到優勢,而且經初步觀察,中藥在促進肺部炎癥吸收方面也具有作用。
收獲
不辱中醫人使命
隨著治療效果的不斷顯現,在新疆醫療隊領隊曹玉景的支持和鼓勵下,江道斌從最初的小心翼翼到放開手腳廣泛開展中西醫結合治療的過程中,他診治的多例重癥患者有的已經出院,有的轉往收治輕癥患者的醫院,贏得了患者和同事們的高度稱贊。
江道斌毫無畏懼投身一線,把全部精力和熱情投入到患者救治工作中。3月4日,江道斌被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三部門評選為“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3月19日,江道斌“火線入黨”,為抗擊疫情交上了一份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