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來源:中國青年網
3月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關于表彰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陜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副主任醫師李京濤被授予“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3月18日,陜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副主任醫師李京濤從武漢返回陜西。
李京濤已經凱旋,但他的父母還不知道兒子參與了這場援鄂疫情阻擊戰。他想等到隔離結束回到家后,再和父母說,“我相信父母會理解這個善意的謊言,他們也會為我感到驕傲”。
時間回到除夕前一天,陜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肝病一科主任李京濤向醫院提交了“請戰書”,希望能夠成為援鄂醫療隊的一員。
沒過多久,他就得知自己入選了援鄂中醫醫療隊。為此,李京濤已經做好了準備,但在出發前,他卻擔心起父母來。
李京濤父親身患重癥胰腺炎,生活不能自理。母親終日照顧父親,經常失眠,雖經多方診治,但身體一直欠佳。
“我思慮再三,決定對父母隱瞞我要去支援武漢的事情。”于是,他將想法告訴愛人和姐姐,并得到她們的支持。
在奔赴武漢前,李京濤多次裝作不太刻意地和母親聊天,跟她說陜西疫情防控任務越來越重,為了安全起見,自己要在醫院工作,長時間不能回家,母親默默地點了頭,并囑咐他注意安全。
2月10日,李京濤隨陜西中醫藥大學援鄂國家中醫醫療隊支援武漢。帶著對父母的愧疚,李京濤全身心投入患者的救助工作中。
在武漢江夏方艙醫院,李京濤帶頭進艙,與隊友配合收治患者。作為病區主任,他克服開艙初期諸多困難,主動承擔任務最重的下午班次,連續4天沖鋒陷陣。
即使在輪休時間,他也經常主動進艙,為患者貼心宣講新冠知識。在艙外,他還要分析整理病例,協調處理困難,錄制宣教節目,常常工作至深夜。

開診首日,李京濤晚上回到房間時已是凌晨。他準備洗澡時,發現自己明顯體力不支,雙腿發軟打顫。為了防止摔倒,他靠著墻壁花了30分鐘才洗完,入睡時已是凌晨3點。
為避免患者出現心理焦慮,李京濤用病區護理的記錄白板,將國家公布的新冠肺炎診療指南的關鍵信息寫出來,給住院患者講了一堂課,盡力消除患者的擔憂和恐懼。
2月21日,第五批援鄂中醫醫療隊到達武漢后,李京濤和醫院領導協商,制定“老帶新”的工作安排,迅速教會所有相關工作內容,使后續的醫療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此次戰“疫”中,在陜西病區收治的94例患者中,治愈64例,非重癥轉出30例。李京濤介紹,病區在治療過程均采用中西醫結合“全覆蓋”和“全過程”的救治方法,中醫藥治療率近100%,中醫專家每日巡診率為100%,臨床療效贏得了患者的信任。
一名年輕患者讓李京濤印象深刻。李京濤告訴記者,該患者服用中藥大概3天以后,他再去查房,就明顯感覺到有療效。“小伙子腰酸好轉了,咳嗽有所減輕,最關鍵的是體力好了很多,飯量明顯增加。”
“最開始他一頓吃不完一份米飯,后來老是說餓,給我們護士提要求每餐給他多加一份米飯。”看到小伙子病情好轉,李京濤特別開心。
在李京濤和同事的努力下,經過30天的“戰斗”,方艙醫院于3月10日正式休艙。3月18日,李京濤坐上飛機返程回家鄉。
在前往機場的路上,李京濤看著車窗外武漢的一景一物,回想著自己參與經歷的一切,內心感慨萬千,不禁拿出手機,寫下了這樣的一段話:“最美的不是櫻花,是武漢人民和所有醫護人員一起抗擊疫情的精神。我們在這里拼過命,希望再來武漢時,這里櫻花爛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