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來源:中國中醫藥報
通訊員:李百龍
3月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關于表彰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主任醫師王昱被授予“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1月28日,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王昱跟隨甘肅省首批援助湖北醫療隊抵達武漢,投入了抗擊疫情的戰斗。在50多天里,王昱發揮重癥醫學和中醫學的特長,全力挽救新冠肺炎患者的生命。他說:“穿上防護服,武漢就是我的戰場。”
甘肅醫療隊剛到武漢市中心醫院后湖院區時,醫院不僅醫護人員緊缺,連管理人員、清潔人員都缺。醫療隊的醫生、護士除了治療,還主動承擔起了病區清掃、患者生活護理等工作。工作上的辛苦都算不了什么,最讓王昱擔心的是患者的狀態。他們收治的第一批患者,有很多都是發熱多天才住進醫院的,不僅病情重,而且患者情緒比較緊張。
很多患者入院后非常恐慌和無助。醫療隊接手的第一批患者中,有一位乳腺癌手術后剛剛接受完化療,又感染了新冠肺炎的患者。她住進病區時情緒激動,而且伴有嚴重的缺氧、呼吸困難等癥狀,是一名重癥患者。這位患者一個人裹著被子蜷縮在床上,對醫護人員也很排斥。除了治療外,王昱和隊友們盡可能多和她交流,幫她打水、送飯,盡力疏導其情緒。王昱還發揮自己的中醫專長,為她開展了中醫治療。吃了兩三天中藥后,這位患者的發燒、咳嗽、腹瀉等癥狀得到了明顯緩解,情緒也隨著病情的穩定逐漸平復。到后來,醫護人員來到她身邊時,她還會主動聊聊家常。

最初在武漢,王昱和隊友們的工作量非常大。戴上N95口罩、眼罩,穿上防護服,憋悶的感覺時刻都在伴隨著他們。一個班次至少需要10個小時,連續10小時水米未進和衣衫盡濕,極大地考驗著他們的體力和耐力。但是只要進入病區面對患者,這些困難都算不了什么。因為在患者眼里,醫護人員是他們最大的希望,所以就算再難,王昱和其他隊友們都會把最好的狀態展現給患者。
作為中醫醫院的醫生,王昱剛到武漢不久,就積極向醫療隊建議加入中醫治療。很快,醫療隊就成立了中醫治療組。王昱和其他中醫專家一起,在開展西醫治療的同時,為患者開具中藥處方,并協調醫院為患者煎藥。
王昱說,中醫藥有治療傳染病的先例和豐富經驗,從中醫角度來說,新冠肺炎就是邪氣從口鼻而入,侵犯肺臟。因此應該盡早通過宣肺、清熱、化濕等方法祛除邪氣。同時,要按照中醫“治未病”的理念,早干預、早治療,避免病情加重。
經過中醫治療組的實踐,他們發現中藥在緩解新冠肺炎患者高熱、腹瀉、乏力等癥狀方面效果明顯,中西醫配合能夠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中醫治療組的專家還發現,一些達到出院標準的患者,由于呼吸系統受損,出院時仍然存在氣短、胸悶、乏力、食欲變差等癥狀。于是王昱團隊就把甘肅省衛生健康委提供的甘肅防治新冠肺炎系列方劑藥物郵寄給出院患者,并指導他們進行后續用藥。王昱說,很多患者經過半個月的中藥調養,氣短、乏力、出虛汗等癥狀得到了明顯的改善,為家庭護理減輕了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