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來源:中國中醫藥報
評論員:吳瀟湘
“促進中醫藥振興發展”,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部署今年重點工作時,再次強調了中醫藥之于民生的重要地位,也為今年的中醫藥工作指明了方向。
當新冠疫情來勢洶洶,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中西醫并重、中西醫結合、中西藥并用的重要指示指導下,中醫藥充分發揮了其在疾病預防、重大疾病治療、疾病康復中的重要作用。當下,新冠疫情陰霾未散、脫貧攻堅工作未竟、國內外經濟形勢復雜,促進中醫藥振興發展,于國家經濟社會大局和保障民生而言具有更深刻雋永的意味。
作為獨特的衛生資源,中醫藥全力以赴參與疫情防控,深度介入診療全過程,顯現出優勢作用和獨特價值。從政府工作報告中對完善診療方法、堅持中西醫結合抗擊疫情給予充分肯定亦可見一斑。全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性成果中注入了古老而有活力的中醫藥力量,也顯示了中西醫協同這一新醫學模式的生命力。
中醫藥同時具有潛力巨大的經濟資源優勢,有著全產業鏈特征。從以中藥材種植為核心的農業、以中藥產業為核心的工業,到以醫療養生保健為核心的服務業,全程貫通,可有效激活經濟,助力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托住保障民生這個底。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圍繞人民健康謀發展,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當前,中醫藥的多元價值日漸顯現。伴隨著時代的前進,促進中醫藥振興發展,已經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全面健康發展、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同頻共振。
促進中醫藥振興發展,時不我待,我們要繼續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和全國中醫藥大會精神,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充分發揮中醫藥在防病治病中的獨特優勢和作用,堅持中西醫結合、中西醫并重、中西藥并用,推動建立中醫藥和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的服務體系,為健康中國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