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來源:今晚報、中國新聞網
記者:雷風雨、李金磊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出席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昨天向大會提交建議,推動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提升青少年文化自覺和自信。
張伯禮說,近年來國務院等部門相繼印發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及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提出將中醫藥基礎知識納入中小學傳統文化、生理衛生課程。這些綱領性文件強調要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典型代表——中醫藥文化融入中小學基礎教育,中醫藥文化基因植入和傳承要從娃娃抓起。
為此,他建議中醫藥文化知識納入中小學課程。組織編寫簡單易懂的中小學生中醫藥讀本,以多種形式構建學生能聽懂、有特色、重體驗的中醫藥文化課程體系。成立中醫藥顧問講師團,組織中醫藥領域專家,組建中醫藥文化進校園顧問講師團,為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提供強有力的專業支持和技術指導。開展課堂內外中醫藥體驗活動,鼓勵建立中醫藥特色班級、興趣小組及社團,將學生的愛好、特長與中醫藥文化相結合。
全國人大代表、好醫生藥業集團董事長耿福能也表示,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文化自信和文化的守正創新,應該從娃娃抓起。建議將中醫藥文化系統納入中小學課程??筛鶕W階段學生的特點和接受程度,在中小學教材中增加關于中醫藥文化科普的內容,主要以興趣拓展與接觸體驗為主,具體形式包括中醫藥文化故事、中藥種植介紹、中草藥品種認識、食療養生、保健等講授與實踐相結合的中醫藥文化教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