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來源:中國中醫藥報
記者:黃蓓
3月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關于表彰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主任醫師陳平被授予“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3月20日,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批援鄂醫療隊踏上歸途。離開湖北竹溪時,他們留下了一張長長的捐贈清單,將防護服、隔離衣、N95口罩、護目鏡及鞋套等醫用物資捐獻給當地醫院,還把螺螄粉等廣西特色小吃送給了當地友人。看著隊員們平安踏上歸途,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隊長、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主任醫師陳平長舒了一口氣。
“廣西又一支醫療隊出發了,我們醫院還沒有接到通知嗎?我們什么時候才能去湖北,派不派我去?”電話里,陳平焦急詢問。陳平已經不記得這是自己第幾次給領導打電話詢問出征的事情了。2月11日,陳平終于接到醫院領導的電話,通知他帶領醫院醫護人員加入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三批赴湖北省抗疫醫療隊,第二天動身前往湖北竹溪支援。“接到出征命令的那一刻,我激動極了,報效國家和人民的時刻終于到了。”
當時湖北疫情防控形勢十分嚴峻,支援意味著感染風險。出發前夜,陳平的妻子十分忐忑。面對妻子的擔憂,他只能不斷寬慰她,告訴她自己是專業醫務人員,懂得如何保護自己,請她寬心。真的能平安回來嗎?當時陳平心里也沒有答案。他深知新冠肺炎傳染性強,前線已經有不少醫護人員不幸感染。但他更清楚,越是疫情兇險,越是需要醫護人員挺身而出,他沒有后退的道理。“出發前,我們每位隊員都做好了被感染甚至犧牲的準備。”陳平說,“但我還是一再跟隊員們強調要做好自身防護,我既然把他們帶出來了,就一定要把他們平安帶回去。”
陳平所支援的湖北省十堰市竹溪縣人民醫院駐婦幼保健院隔離病區負責收治全縣所有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和疑似患者。由于竹溪縣核酸檢測開展較早,流行病學調查跟進及時,“早排查、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落實到位,疫情防控總體上有序。但有一處讓陳平繃緊了神經,對于基層來說,設施和人員往往是疫情防控的薄弱環節,竹溪縣也不例外。
疫情需要,在建的竹溪縣婦幼保健院新院區兩層病房被緊急改造成了隔離病區,但基礎設施不完善,沒有開通中心吸氧,需要用氧氣瓶為患者治療。“受病房條件限制,隔離病區要求的三區兩通道未能完全實現,運送標本的通道和氧氣瓶的通道存在問題。”陳平回憶說。為最大限度降低醫護人員感染風險,他多次與院方溝通,協調方案,組織醫療隊護士長因地制宜,配合當地醫務人員全面加強院感管理工作,如要求標本運送在密封基礎上,在通道內劃分專門通道;氧氣瓶經噴消和紫外線消毒后才能送走;醫護人員增加手消次數,相互監督穿脫防護服等。在他們的努力下,當地醫護人員和支援的醫療隊沒有發生感染的情況。
與此同時,中西醫結合救治工作也在順利展開。竹溪縣是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有較好的中醫藥工作基礎。隔離病區雖然是由竹溪縣人民醫院主管,但他們對中西醫結合的理念和療效都十分認可,前來援助的中醫藥人員輕松融入了救治工作。一個多月里,陳平和醫療隊成功救治了確診的27例病患(其中兩例重癥)和16名疑似病例,無患者死亡。
“我們充分發揮中醫辨證論治的優勢,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基本上做到一人一方案,精準治療,取得優良的臨床效果。”陳平說。與此同時,陳平還組織醫療隊討論制訂了八段錦、呼吸康復操等中醫特色治療方案,在完成日常治療后,由護理人員帶領輕癥患者練習八段錦、呼吸康復操,改善心理狀態,促進氣血流通,增加生活樂趣,加快康復速度。“新冠肺炎是一種新發傳染病,我們對它的認知非常有限,很多患者存在恐懼心理,不利于病情康復,而身心同治是中醫的特色,因此我們非常重視對患者的心理疏導。”陳平告訴記者。讓陳平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名感染新冠肺炎的孕婦。這名孕婦除了有咳嗽、低熱等新冠肺炎典型癥狀,還有嚴重的妊娠嘔吐,進食量很少。身心雙重折磨下,這名孕婦出現了先兆流產的癥狀,這讓大家都非常緊張。陳平在辨證開方的基礎上,還開了一劑“心藥”,通過查房、微信聊天不斷為她加油打氣,加強她的心理疏導,鼓勵她堅強面對,按醫囑吃藥、進食。兩天后,患者低熱、嘔吐、進食少、咳嗽、腹痛、見紅等情況全部好轉,最后順利出院。
除了在隔離病區工作,陳平還主動提出利用休息時間到竹溪縣其他集中隔離點——竹溪縣人民醫院集中隔離點、中峰鎮衛生院集中隔離點查房,重點為療效不佳的患者和重癥患者調整治療方案,開具中藥處方。
一個多月時間里,醫療隊與當地醫護人員結下了深厚友誼。除了捐贈物資,返鄉前,陳平還給在隔離病房工作的一位普通清潔工人寫了一封慰問信,并委托院方將自己的幾套新衣服送給他。“請存下我的電話號碼,如果有什么需要我幫助的,就來個電話,別怕麻煩,將來我回竹溪一定要上門拜訪。”陳平最后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