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來源:廣東中醫藥微信
3月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關于表彰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主任醫師溫敏勇被授予“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經歷“非典”,馳援武漢再出發
1月24日,除夕。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黨委發出支援武漢號召,溫敏勇毫不猶豫第一個響應報名,他說“我是重癥醫學專科醫師,有中醫基礎理論專業背景,有應急事件的處理經驗。作為黨員,我去一線義不容辭!”

溫敏勇(左一)在工作中。
溫敏勇一直從事呼吸專科及重癥醫學專科工作,醫院任命他為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援湖北武漢醫療隊隊長,帶領17名隊員加入國家中醫醫療隊廣東團隊,奔赴武漢抗疫前線。
2003年,“非典”肆虐,尚在讀研究生的溫敏勇在導師帶領下,發揮專業所長,積極參與中醫藥防治工作;2012年,他克服家庭困難報名援疆,在喀什地區第一人民醫院進行了一年半的援疆工作,當地百姓們親切地稱他“溫太醫”。如今他又奮戰在武漢一線,面對榮譽,遇到出鏡,他總是謙虛禮讓,他總是說:“我只是做了醫生該做的事。”
擔當作為,堅持一線統籌協調
到達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后,按照醫療隊總體部署,溫敏勇和隊員們一起爭分奪秒地做好優化就診流程、病人分層管理、病區感控布局等安排,因地制宜落實了一系列的改進措施。同時開展對全體醫療隊員的穿脫防護衣培訓,務求人人過關才可上崗,在日常工作中嚴格執行,統一觀念落實到位,確保了全體醫護人員的安全。
溫敏勇一邊第一時間根據感控要求著手隔離病房改造工作,一邊高效制定工作機制,使醫療隊在到達武漢第三天就正式進入戰斗狀態。
他一刻也不松懈,超負荷連軸轉,無暇顧及三餐,睡眠嚴重不足。制定醫療方案、危急重癥搶救、突發事件處理、后勤補給、關愛隊員……高峰期時,溫敏勇主管的病區由一個病區擴大到兩個病區,人手不足導致了高負荷的工作,有的隊員們累倒了,溫敏勇二話不說直接頂上。

為患者建立“專屬中醫檔案”
到達武漢后,溫敏勇每天進入病區查房,為病區每一位患者開具中藥處方。同時指導診療方案,協調開展危重癥遠程中醫會診,前線后方集思廣益,對癥下藥,病區中醫藥使用率達到100%,取得良好療效。他因地制宜,結合病人實際情況辨證施治,實施“一人一方”個體化治療。堅持不斷總結規律,提高救治效率。
溫敏勇結合當地新冠肺炎患者的發病特點和病區工作實際,依據中醫診療“十問歌”的診斷要求,制作了統一的查房記錄表,對基本資料、癥狀、舌脈象等進行簡化填寫,同時使用手機對患者舌象進行采集、一一對應,資料匯總后建立了一套中醫四診資料庫,使每個患者都有了自己的“專屬中醫檔案”。
醫生根據患者不同的舌脈表現和證候分期進行辨證施治、遣方用藥。通過上述綜合方法,醫生對患者的辨證治療更加精準,治療效果參照對比更加客觀,良好的效果受到患者的肯定和稱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