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國際護士節,讓我們向平凡而偉大的護士致敬。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他們總是步履匆匆,穿梭在危險與困難之間;他們總是挺身而出、沖鋒在前,以堅韌、果敢的身姿展現南丁格爾精神。下面這位護士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內容來源:黨員生活網
記者:應述輝
3月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關于表彰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主管護師何雯被授予“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老婆,你辛苦了!希望你多多保重身體,放心去工作。待到疫情結束后,我們一家4口去海邊看海,讓心放飛。”收到丈夫發來的微信,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急診醫學科護士長何雯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
“老公,東湖的櫻花已經開了,我們相見的那一天不會太遠。” 何雯回復了這條信息后,又風風火火投入新的戰斗。帶領急診科護理團隊戰疫至今,這樣“睜開眼就工作”的狀態,她在高風險、高強度、高壓力的急診醫學科已連續奮戰了60多個日日夜夜。
前不久,何雯被中宣部、全國婦聯、國家衛健委等部門授予“全國一線醫護人員抗疫巾幗英雄譜”榮譽稱號。

黨員不僅要“救火”,還要樹立榜樣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從一開始,何雯就開始了她護理生涯中的第一次“危險旅程”。劃分“三區兩通道”、優化就診流程、縮短患者等候時間、指導醫護人員做好個人防護……疫情剛剛萌芽之時,何雯和醫院里的其他醫護人員一樣,只是零星知道一點關于新冠肺炎的信息,但有兩點特別明確,一是這個病傳染性極強,二是尚沒有對癥的特效藥治療,但何雯沒有猶豫、身先士卒,帶領13位護理姐妹,第一時間進入了阻擊疫情的“戰位”,打響了抗擊疫情的“第一槍”。
何雯“像救火隊員一樣”,在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最近的地方戰斗。何雯在醫院有多個“身份”:她是急診醫學科護士長、省市護理學會委員,也是醫院紀委委員,但她說,她最驕傲的還是身為一名共產黨員。
發熱、咳嗽的患者蜂擁而至,在高峰期,急診科每天輸液的患者就有三四百人,搶救室、監護室、留觀室也是人滿為患。何雯每天除了要完成日常護理任務,還承擔了科室所有與外界的協調事務,配備防護物資、科室消毒、重新制定工作規程、接送轉院患者……經常忙到凌晨三四點。但不管多晚,每天早上6點,她一定會準時出現在科室開始新的一天工作。
面對來勢兇猛的疫情,年輕的護士有點懵,她們從沒有經歷過如此大規模的傳染病護理。作為急診醫學科護士長和老大姐,何雯鼓勵大家:“有我在,大家放心好了!”
累,可以承受。護士們的恐懼心理和緊張情緒,才是何雯最擔心的:“我要給大家樹榜樣,尤其是樹立共產黨員的榜樣。”每天交接班時,本來可以省掉在留觀床旁交接,何雯卻堅持進行。她說,這樣做,既給患者以安慰,同時也鍛煉我們每個人的意志,就是要用堅強戰勝恐懼。
讓蜷縮在門診的患者,躺進溫暖的病房
疫情高峰時,發熱、咳嗽的患者蜂擁而至,急診醫學科每天輸液的患者就高達三四百人;搶救室3張病床,擠進了5位患者;監護室4張病床,擠進了6位患者;留觀室13張病床,全住滿了患者;候診椅上、大廳里、過道上,到處都或站、或坐、或躺著患者——他們在恐慌的情緒下,覺得只有呆在醫院里,才多了份生命安全的保障。
何雯帶領著護理姐妹們,安置好一個個雙眼中滿是焦慮渴求的患者后,還會細心地到急診醫學科旁邊因疫情已經停診的門診大廳轉轉,她的這份細心,“撿”回了一個又一個在寒冷的冬夜,蜷縮在門診大廳的患者,讓他們“擠”進溫暖的急診醫學科,得到了有效的救治。
穿上密不透風的隔離衣,戴上厚厚的口罩和防護鏡以及手套、鞋套、帽子,一套“盔甲”上身,就是不動地方,也把人憋得喘不過氣來,何雯就是這樣“全副武裝”,干起活來,常常是一身汗水浸透了衣衫,頭被眼罩壓得頭昏腦脹,耳朵被口罩帶勒得生疼,鼻子也被壓得紅紅的。她說:“不管怎么累,都要盡可能照顧好患者。”
一天晚上12點多鐘,何雯帶領著護理姐妹們搶救了4位危重患者后,還沒有來得及喘口氣,一位82歲的老人血氧飽和度不到60%,心跳驟停。何雯立馬沖上前去,熟練地為患者插管、上呼吸機,其他的護士配合著進行心肺復蘇……老人心臟又跳動了起來,血氧飽和度也恢復到90%以上,她們又把老人轉送到呼吸內科與危重癥病房。
何雯說:“這段與疫情共舞的日子,我已經忘記日期和星期幾,什么時候電話響就是工作的開始,什么時候肚子提出抗議才想起吃飯,任何時候信息來就要及時處理。” 她用自己的精神感染力、行動號召力、人格魅力,帶出了一個英雄的護理團隊,一群優秀的抗擊疫情的白衣戰士。

輕傷不下火線,“女漢子”也會流淚
何雯在科室有三個著名的標簽:“鐵娘子、女漢子、急性子”,她講話語速偏快透著干練,性格果敢彰顯堅毅,那是急診醫學科護理工作多年鍛煉的果決。她說,奮戰在抗疫一線,根本沒有猶豫,因為選擇了這個職業,就注定了在這種時候,不能退縮。但說起家人,這位“女漢子”卻幾度哽咽。何雯的老公在深圳工作,因為疫情一直無法回漢。當她奮戰一線之時,七歲的女兒和一歲半的兒子,只能交給年過七旬的爺爺奶奶照看。武漢進行嚴格的小區封閉管理后,老人不會團購買菜,可是何雯無暇顧及,只能電話委托小區的志愿者代而為之。
每天滿負荷工作,何雯出現了發熱、咳嗽,肺部CT檢查有疑似感染。當院領導讓她撤離急診醫學科時,她說:“我了解我的護士和患者,呆在科室心里才踏實,我不能離開!”“你可能感染了新冠肺炎,必須撤離,這是組織的決定!”院領導毫不讓步。交接完工作,在洗漱間洗澡的何雯禁不住失聲痛哭。為了能夠早日回到科室,為了能夠更多地救治患者,何雯回到了酒店隔離,老老實實地吃藥。但她仍然每天通過電話,指導護理姐妹們工作。三天后,她不發熱,咳嗽也好了不少。她趕緊又做了肺部CT檢查,發現炎癥消失,在連續兩次新冠肺炎病毒檢測陰性,身體一切正常的情況下,她主動找到院領導請纓:“我是共產黨員,在這關鍵的時刻決不能當逃兵!”一周后,急診醫學科里又出現了她忙碌的身影。
“把風險留給自己,把健康留給患者。”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何雯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在抗擊疫情的戰場上,主動給黨旗增輝,越是危險的地方,黨員越是沖鋒在前,把黨的事業作為自已最大的職責和最高的使命。
疫情不退,戰斗不止。這,就是何雯,這位白衣戰士的初心和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