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郵箱 微信
       
       
         
       
         
       
       
      官方微信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互動交流 > 官方微信
       
       
      光明日報:以“中醫+”帶動復合人才培養
      來源: 時間:2020-05-07 12:12:33  
       

        內容來源:光明日報2020年5月7日7版

        作者:谷曉紅 北京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

        編者按:日前,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最后一例新冠肺炎重癥患者治愈,湖北省和武漢市新冠肺炎重癥病例實現清零。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武漢大學多所附屬醫院成為戰“疫”的重要陣地,為新冠肺炎重癥患者治愈付出了艱辛努力。

        而在新冠肺炎治療過程中,中醫藥成為抗疫利器。國家衛健委數據顯示,中醫藥治療總有效率在90%以上。輕癥治療和恢復期治療中醫藥早期介入,重癥、危重癥實行中西醫結合,有效緩解病情發展。中醫學科發展和中醫藥人才培養,也成為社會關注話題。

        本期光明視野邀請北京中醫藥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等“雙一流”大學的相關負責人,圍繞醫科建設和中醫學科發展展開討論。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大批醫務人員奮戰在抗疫一線,成為這場戰役的主力軍。疫情集中檢驗了我國的醫學教育,也彰顯了我國醫學的獨特優勢——中西醫協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給我們帶來了很多關于中醫醫科建設、中醫醫學人才培養的新思考。

        中西醫結合的救治潛力仍待挖掘

        在肯定醫學教育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注意到醫務人員在公共衛生、傳染病防護等方面的知識儲備不足、中西醫結合的救治能力還不夠。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一是現行醫學教育體系中,無論是在臨床醫學、護理學還是中醫學專業,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類的培養占比較小。二是全科醫師應發揮的第一道防線作用不夠。三是在新發疾病面前,中醫藥具有顯著優勢,但西醫醫務人員在教育階段對中醫藥相關知識的學習較少,對中醫藥的運用能力沒有達到熟悉的程度。四是中醫藥在危急重癥救治工作中參與度不夠高、介入不夠早。這與中醫醫務人員在急救方面能力不足有關。此外,中西醫臨床的新型儀器設備尚未充分應用于預防、救治、康復的全過程。

        發揮中醫藥辨證施治的獨特優勢

        回顧歷史,中醫藥在對抗傳染病的過程中一直發揮著重要作用,積累了豐富、有效的防治經驗,形成了獨特的理論臨床綜合體系。在新冠肺炎治療中,中醫藥用療效再次體現了它作為中華民族寶貴財富的重要價值。運用中醫藥的綜合干預,較沒有運用中醫藥綜合干預的臨床療效有明顯優勢。特別是60歲以上患者治愈比例較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歸因于“一人一方”的中醫辨證施治,中醫藥發揮了多靶點干預的治療優勢。此外,患者出院后,核酸檢測為陰性,但還需要持續的中醫干預和心理康復。除了中藥處方和適宜技術以外,還有膳食指導、情志療法等。中醫藥在病前預防、病中治療、病后康復等方面具有系統性優勢,與健康中國戰略中“服務人類全生命周期健康”的理念極為契合。

        我國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方面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離不開預防醫學與臨床救治中西醫協同,也離不開衛生管理等多學科、多系統齊心協作。醫學學科的發展,既需要獨立性與精細化,又需要交叉融合。

        回顧此次抗疫過程,在疫情初期,人們的認識還停留在中醫擅長預防、輕癥治療,西醫擅長重癥、危重癥治療的層面。后來,在臨床診治過程中,國家中醫醫療隊將中醫藥應用到了重癥、危重癥患者的救治中,取得了顯著療效。面對患者,中西醫同道只求最快、最好解除患者的病痛,優勢互補,協同救治。疫情之后,醫科作為大學科,關乎大民生和大戰略,醫科的頂層設計與建設,更當統籌協調,協同共進。

        改革課程體系,培養復合型人才

        目前,在我國醫學院校,學科、課程之間還存在明顯邊界,缺乏有效的交叉融合。對于中西醫來說,由于思維方式不同,學科體系也并不完全相通,仍然存在壁壘。其實,不論中醫還是西醫,目標和宗旨是一致的,都是為了人類健康。醫學發展的方向應該是不分中西的“未來醫學”。以傳染病為例,就是要以“守正創新”為指導思想,圍繞傳染病的預防、預警、診斷、辨證、治療、康復等,進行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及臨床應用。要在溫病、傷寒等中醫經典理論思維指導下,結合呼吸、急癥、消化、危重癥等臨床各科,運用循證醫學、精準醫學等現代科學理論和方法,防范傳染病蔓延。在多學科交叉的基礎上,以創新為動力,促進跨界融合,搭建“醫—教—研—產”創新學術平臺。打破傳統學科的壁壘,促進多學科的交叉融合創新。

        在醫學教育領域,要實現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最大的難點在于如何在有限的學制年限內,實現高標準的人才培養目標。這就需要從頂層設計出發,加強不同培養階段課程體系的整合。同時,轉變教學模式,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自主學習,為學生多元發展成才提供平臺。

        此外,要積極開展“中醫+”和“+中醫”“中西醫結合”領軍人才培養項目,探索通過中西醫、理工等多學科的交叉融合,形成整合式教育體系,追求守正中醫思維、規范臨床診療技能、融合創新能力的人才培養目標,為健康中國提供人才保障。

        中醫藥國際化仍然任重道遠

        隨著疫情在全球蔓延,許多國家也開始借鑒中國經驗,其中包括使用中藥治療新冠。中醫藥代表“中國智慧”走出國門,為中醫藥更好地服務全人類的生命健康提供了機會。在中醫藥國際化方面我們已經取得了初步成績,但仍然有很多短板需要努力彌補。

        下一步,要加強中醫藥國際傳播與人才培養,提升中醫藥人才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充分挖掘“互聯網+”時代的新媒體技術傳播潛能,才能全面支持中醫藥走向國際,更好地服務全人類健康需求。

       
       
       
       
        Copyright@2006 www.xptnrq.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工體西路1號 電話:59957777
      版權所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ICP備案:京ICP備16052956號
      京公網安備11931045028號  網站標識碼:bm7300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2021国产麻豆剧| 四虎影永久在线观看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 色九月亚洲综合网| 成全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看|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片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道一区二区三区| 羞羞漫画在线成人漫画阅读免费| 天海翼电影在线观看| 久久青青草原综合伊人| 美女黄频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kt | 亚洲色图狠狠干| 日本高清视频色wwwwww色|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 伊大人香蕉久久网| 超污视频在线看| 天天天天做夜夜夜做|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ⅴ大香|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午夜无码精品免费看动漫| 97热久久免费频精品99| 日韩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1精品一区二区麻豆亚洲| jizz在亚洲| 欧美性xxxxx极品老少| 国产亚洲高清在线精品不卡| www.99re99| 日本b站一卡二不卡| 亚洲色图.com| 黄色毛片免费看| 国模大胆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99精品国产亚洲性色| 波多野结衣gvg708| 国产高跟黑色丝袜在线| 丁香狠狠色婷婷久久综合| 欧美日韩另类综合| 免费人成网站在线高清|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中文字幕| 国产李美静大战黑人| 一级一级特黄女人精品毛片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