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來源:中國中醫藥報
記者:李曉峰
3月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關于表彰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肺病科主任王檀被授予“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王檀,吉林省名中醫,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肺病科主任、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專家組組長。疫情來臨,他率領團隊,逆行奔向武漢防疫控疫最前線。
一位吉林省中醫醫療隊隊員說,當遇到困難時,就想起王檀教授帶領隊員出發時的那一幕,他把手放在胸前五星紅旗圖案上說:“有祖國在,有無數像我們這樣的團隊在,所有陰霾終將散去,春暖時定會花開。”
出征這天 是他57歲生日
2月14日晚,吉林省接到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建第四批國家中醫醫療隊馳援武漢雷神山醫院的通知,迅速組建61人中醫醫療隊。到15號下午出發,吉林省中醫醫療隊組建特別神速。
“有王檀教授帶隊,心里踏實多了”,王檀是團隊的“定海神針”。這種信任既讓王檀感到自豪,同時也深感責任重大。
2月15日,對王檀來說是特殊的一天,帶著使命與責任,王檀和戰友啟程。當天是王檀57歲生日。在飛往湖北的路上,隊員們為王檀唱起了生日歌。
堅守信念 為每位患者辨證施治
王檀所在的醫療隊由來自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吉林省中醫藥科學院第一臨床醫院、長春市中醫院、吉林市中西結合醫院、遼源市中醫院的61名醫護人員組成。

王檀(左二)與醫療隊成員在病區合影。
一切從零開始,從無到有,創建病區,王檀作為感染三科八病區(C8病區)的主任,帶領醫療隊員開啟了“全能”模式,看圖紙、設標識、搬床椅、修門鎖……基礎建設完備的同時是醫療規范確立,王檀反復跟全體隊員明確:“敬畏規章,就是保護自己;敬畏生命,盡其所能救治患者,完成我們的使命。”3天中,他們規整了治療區,明確了規范、工作流程,每個人都如同過篩子一樣反復做防護檢查,做好收治病人的準備。
C8病區收治了第一批18名患者,王檀通過中醫診法,為每位患者辨證施治,制定中醫藥診療方案。“主任,患者蔡某,糖尿病病史,呼吸不暢……”“患者吳某,心率130次/分……”突發情況時有發生,王檀總是及時為來請示的醫護人員做出明確指導。服中藥后,大多數患者發熱、咳嗽、咯痰等癥狀明顯改善。這部分患者的病情初步穩定,病區又開始忙碌地接收新病人……
經過對病人的細心診察,吉林中醫團隊感到他們的防治方案療效確切。
到2月28日,C8病區已接收45名新冠肺炎患者。王檀堅持每日查房,查房后對患者病情進行分析,審查細微之處。他說,面對一個新的疾病,至今仍有許多未知情況,比如發病后7~14天,部分患者病情會加重,甚至出現呼吸困難、呼吸窘迫,唯有仔細觀察,認真探索,不斷總結,才能得到真相。這正是王檀一直以來的工作治學態度,他說:“醫學沒有盡頭,面對新的疫情,大家都是學生。”
未雨綢繆 早早開展科研攻關
針對新冠肺炎,王檀教授帶領團隊提出:我國古老悠久的中醫藥學有著充足的疫情防治經驗,一定要發揮中醫藥在抗疫中的優勢,在早期預防、重癥干預、預后康復方面全程介入。
他運用中醫藥理論對疫情進行了分析:縱觀2019年秋季至今,大部分人群呈現了肺脾氣虛、寒濕偏盛的特殊“狀態”,病機特點為“寒、濕、瘀、虛”,若正不勝邪,病情可能進一步惡化乃至進入危候。王檀帶領團隊,制定了全員醫護培訓方案,為全院職工和風險崗位醫務人員提供中醫防治方案,并在吉林省范圍內推廣使用。
1月21日,吉林省科技廳成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專家組,王檀團隊申報的課題立項并全面實施,開展新冠肺炎的攻關研究。該課題對已患新冠肺炎病人制定了5種治療方案,并緊急應用于本地抗疫一線。
也是從那天起,王檀及其團隊成員變成全院最繁忙的人。夜以繼日搞科研,星夜趕往吉林各地參與疫情防控,參與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參與重癥患者遠程診療……
1月27日,大年初三,疫情愈加兇猛,一些民眾出現恐慌情緒。王檀提出,要疏導恐慌情緒,盡快給予專業指導。他連夜組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專家團隊免費咨詢平臺。平臺剛剛上線,就收到數百條患者的咨詢求助。
1月28日,大年初四。王檀還趕到傳染病醫院為患者進行會診并給出中醫治療方案。
30多年,王檀教授一步一個腳印奔走在中醫藥臨床一線。在這場聲勢浩大的防疫戰中,他身先士卒,英勇無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