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來源:中國中醫藥報
通訊員:段國棟
3月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關于表彰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蒙醫中醫醫院外科護士長云利虹被授予“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云利虹凱旋后和家人合影
“返程時,突然特別不舍,要離開家的感覺。”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蒙醫中醫醫院外科護士長云利虹談及離開湖北省荊門市沙洋縣時的情形,眼圈再一次紅了,她心中有很多思念與牽掛。
先戰非典,再戰新冠
請戰援鄂,緣于兩個方面的原因,云利虹參加過非典戰“疫”,有著過硬的護理技術和戰“疫”經驗,另外一個原因是她的閨蜜在武漢,她對這座城市感到格外親切,也充滿了牽掛。所以,她義無反顧地請戰援鄂。1月28日,云利虹作為內蒙古首批醫療隊員到達湖北省荊門市,她被任命為援助沙洋縣人民醫院小隊護理副組長。
在沙洋縣,云利虹和戰友們共同奮戰了53個日夜。
當時,防護設備短缺、醫療人員不足成了援鄂醫療隊需要克服的第一個難題。為了節省防護用具,云利虹提出一天只進一次隔離病區,一次出入就是一個班次的工作方法,在高溫干燥的環境里,渴了咽口唾沫、累了靠一靠墻,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疫情的突然到來,也讓親情的陪伴變得不可能,云利虹護理過的一個小女孩只有12歲,新冠肺炎病毒不但感染了她,也感染了陪在她身邊的父親,使這個本來就性格內向的孩子精神在崩潰的邊緣。送小女孩父親去隔離病房的路上,這位40多歲的漢子向云利虹鞠躬,流著淚求云利虹照顧好他的女兒。為了讓女孩能在病房也感覺到家的溫暖,云利虹像照顧自己女兒一樣,給她洗澡、梳頭、喂飯,陪她說話、給她講故事。細心的照顧和家人般的關愛終于讓笑容重新回到了小女孩的臉上,她很快戰勝了病毒。
荊楚人民給了我力量
疫情每天都在變化,每一個冰冷的數字背后都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為了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云利虹發揮護理高危患者的專業特長。
2月13日,云利虹主動提出到沙洋縣人民醫院第六病區即危重病區開展護理工作,這里剛剛收治了一名76歲的高齡危重患者,一進入病區,她就配合主治醫生對病人進行各項檢查,記錄各項生命體征,為病人上呼吸機,照顧其生活起居。由于病人情況緊急,她在病房一工作就超過十個小時,汗水在防護服里化成了霧水,面部被防護用具擠壓變形、變紫,長時間的站立和不能進食考驗著她的身體,她開始感覺到窒息和虛脫,尿路發生了感染,嘴上也起了泡,但是,治病救人的誓言激勵著她,患者的信任給了她戰勝困難、挑戰自己的勇氣。令人欣慰的是,經過努力,這名高危病人好轉了。
“其實,這里的人民很勇敢,他們才是真正的英雄。”云利虹說,一開始他們被傳染,有恐慌有悲痛,后來,他們正視了病魔,以頑強的意識在與病魔作斗爭。云利虹說,患者生怕將病毒傳染給醫護人員,很有愛也很有擔當,他們對醫護人員的關愛是一種強大的力量,這股力量無堅不摧,終將戰勝疫情。
沙洋成了割舍不了的情
新冠肺炎不僅對患者的身體造成一定傷害,也折磨著患者的心理,云利虹深知,在抗擊疫情的的過程中及時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很重要。云利虹護理過的一位高齡女性患者,由于親屬不能在病床前照顧,加之對病毒的恐懼,擔心自己過不了這一關,入院時精神狀態很差,表現為不積極配合治療。云利虹從幫助她洗頭、梳頭、找充電器等小事做起,讓患者漸漸找到被關懷、被重視的感覺,患者從一開始的沉默寡言到最后主動找她聊天,也開始主動配合治療,她的病情也一天天好轉。
53天,云利虹輾轉工作在3個病區之前,共護理了36名患者,其中危重癥2名,重癥5人。
“我們和沙洋人民一起經歷了生死考驗;我們和沙洋人民一起共同戰疫。” 云利虹說。身體和精神的雙重煎熬總有受不了的時候,有時為了緩解壓力,她就躲在角落里哭上一會兒,哭完后擦干眼淚再重新走上工作崗位,她知道自己不能垮,因為,她身后還有一雙雙期待的眼神,那眼神里滿滿都是對生命的渴望,她背后還有千千萬萬像她一樣的逆行者,她們奔赴前線的身影始終給她力量,內蒙古溫暖的家有親人等著她回去,那是希望之光。
“我們一起奮戰過,有過命的交情。”云利虹說,這里的同事、患者都是她的戰友,那些一起共同戰斗的日子刻骨銘心,沙洋也成了她難以割舍的地方,就連盛開的櫻花都帶著苦澀的美麗。
云利虹說:“這次參與抗疫,我收獲了很多感動,也讓我重新認識了醫護人員的使命,廣大醫護人員勇于擔當,助力湖北重啟,這值得我們永遠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