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郵箱 微信
       
       
         
       
         
       
       
      官方微信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互動交流 > 官方微信
       
       
      科技日報:中藥研制從“大海撈針”到“碗里撈針”
      來源: 時間:2020-04-24 12:43:01  
       

        內容來源:科技日報

        記者:陳曦

        “臨床流調、中西救治、新藥研發、老藥篩選等都離不開科技支撐。”在4月23日天津市科技“奧斯卡”頒獎典禮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感慨地說。張伯禮院士領銜開展的“新冠肺炎中西醫結合救治與創新中藥宣肺敗毒顆粒研究”獲得天津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特別獎一等獎。張伯禮院士團隊研制的宣肺敗毒方,入選國家推薦的“三藥三方”,得到廣泛推廣應用。現代科技配合中醫藥傳統經驗,使新藥研制過程從“大海撈針”變為“碗里撈針”。

        01

        遠程信息技術助力中醫證候學調查

        張伯禮院士表示,借助遠程信息技術連接前線與后方,協同開展病例數據處理、基礎研究,首次完成多中心大樣本新冠肺炎中醫證候流行病學調查研究。

        “新冠肺炎剛出現的時候,西醫、中醫對它的認識都很少。”天津中醫藥大學循證醫學中心主任張俊華介紹,西醫主要通過基因測序認識病毒,而中醫關注的是患者的臨床表現,要認識證候,確定病因、病機,才能辨證論治開方子。因此張伯禮院士1月27日到武漢后,就給項目組布置任務,開發臨床數據采集系統,為證候學調查做準備。

        “我們以前有臨床數據采集系統開發的經驗,而這次最大挑戰是時間太緊。此外由于一線醫護人員穿著隔離服,因此這個系統還要適合在封閉隔離條件下進行操作。”張俊華介紹,最終他們用不到一周時間,開發出臨床數據系統App,使醫生通過手機完成數據采集與回傳。為避免大量并發導致系統負載問題,項目組與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聯系,他們專門準備了20臺服務器以備不時之需。

        通過證候采集系統App,項目組對1000余例新冠肺炎患者進行中醫證候學調查,明確了“濕毒疫”中醫證候特點和病因病機,為臨床救治和指南制定指引了方向。

        02

        數據分析技術幫中醫藥“見招拆招”

        “認識了證候接著就是治療,病情變化的數據也要及時反饋回來。”張俊華說,選擇采集哪些信息最能反映疾病的變化非常重要,2月上旬已有不少臨床研究方案注冊,但評價指標有100多個,退燒、癥狀減輕、核酸轉陰、炎癥因子、CT影像吸收……讓人難以選擇。

        天津中醫藥大學循證醫學團隊歷經8年實踐,建立了一套符合國際規范的技術流程。面對新冠肺炎療效評價指標問題,他們開展了應急研究,為取得專家共識,張伯禮院士等數十名在一線救治的專家都參加了核心指標集遴選,最后形成首個新冠肺炎臨床療效評價核心指標集(COS-COVID)。這一成果得到世界衛生組織新冠肺炎特征研究小組高度評價。

        通過對定點醫院、方艙醫院和隔離點2000余例不同分期臨床數據分析,系統總結了中醫治療特點和優勢,有效指導了中醫藥全程介入、有針對性干預的科學施治,特別是重癥患者,在現代醫學支持治療的基礎上,中醫藥也可見招拆招。

        03

        中藥組分+傳統經驗加速新藥研制

        “確定了這個病在中醫里屬‘濕毒疫’,我們通過文獻研究、臨床經驗,以四個經典方劑為基礎,根據臨床特點進行優化。”天津中醫藥大學中醫藥研究院副院長王濤介紹,之后他們開展了藥學研究,進行化學成分分析,基本上明確藥方中的主要化學成分。再通過多學科交叉開展活性評價,部分明確這個復方治療新冠肺炎的作用機制。

        “能在應急狀態下快速反應進行新藥的研制,和我們多年積累分不開。”王濤說,“張伯禮院士一直強調,我們要圍繞藥效物質、作用機制‘兩個相對清楚’開展深入研究,提高中藥的科技水平。我們在20年前就開始進行組分中藥研究,構建了中藥組分庫。我們可以根據臨床需求提供相對應的活性組分。”目前在中醫藥研究院組分庫中,已存放6萬個中藥組分。

        “雖有現代化科技手段作支撐,但如果沒有中醫理論和經驗指導,我們逐一篩選適合的中藥就會如‘大海撈針’。而有了中醫藥經驗指引,這個過程就變成‘碗里撈針’,成功率大大提高。”張俊華感慨地說,他們也因此探索了一條應急狀態下中藥新藥發現的路徑,最根本的就是把中醫藥經驗和現代科技手段進行結合。

        正如張伯禮院士所講,中醫藥作為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在這次抗疫全程發揮了重要作用,從過去的參與者變成了主力軍,中西醫結合救治也成為了中國方案的亮點。“這也更加堅定了我們通過科技創新發掘中醫藥科學內涵、推動中醫藥傳承與創新、實現中醫藥事業振興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Copyright@2006 www.xptnrq.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工體西路1號 電話:59957777
      版權所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ICP備案:京ICP備16052956號
      京公網安備11931045028號  網站標識碼:bm7300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欧美亚洲专区第一页| 曰批免费视频试看天天视频下| 国产成人免费观看|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宅噜噜|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 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无码| www.插插插| 日韩亚洲翔田千里在线| 亚洲熟女乱色一区二区三区| 色聚网久久综合|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不卡| kink系列视频在线播放| 日产国产欧美韩国在线| 亚洲乱亚洲乱少妇无码| 白嫩光屁股bbbbbbbbb| 国产电影入口麻豆| www.亚洲一区| 日本va欧美va欧美va精品| 亚洲成a人片77777群色| 美女把尿口扒开让男人桶| 国产福利在线导航| 97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手机在线观看av片|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麻豆| 欧美破处视频在线| 免费黄色片网址| 黑人巨大videos极度另类| 国产绳艺sm调教室论坛| va亚洲va欧美va国产综合| 日本福利视频导航| 亚洲天堂中文网| 理论片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一区二区小早川怜子| 另类视频第一页|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一区| sao虎新版高清视频在线网址|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www|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