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來源: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微信
3月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關于表彰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急診黨支部書記、急診ICU主任楊志旭被授予“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楊志旭是西苑醫院急診黨支部書記、急診ICU主任。溫文儒雅的外表下是一顆堅定的心,一顆堅定地為了患者的仁愛之心,一顆堅定地為中醫藥事業奉獻終身的赤誠之心。
疫情暴發之初,楊志旭向院黨委請愿,要到武漢去支援疫情防控工作。出發前夜楊志旭還一直在忙著申請防護物資,西苑醫院首批國家中醫醫療隊隊員的組成以及培訓等工作,每一步都是楊志旭和首批國家中醫醫療隊醫療救治組組長、西苑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李浩等領導不斷商量、溝通而來的。楊志旭為醫療隊準備工作做出了極大努力。
正如大家所認識的楊志旭,他是低調的,說話聲音都是平和的、緩慢的,但內心卻是堅毅的、執著的。醫療隊抵達武漢的第一天,他就和李浩一起與武漢金銀潭醫院接洽。那時候還沒有談到接管病區的事情,楊志旭就只身先到病房里面進行了考察,了解病區工作環境、患者病情輕重以及病區防護等工作。緊接著,接管病區的事情就提上了日程,一線大夫不夠,患者的病情都比較危重,如何安全平穩地度過交接,這些都是他和李浩要處理的緊要事。為此,楊志旭天天進病房,關心著病房里的每件事,隊員們都很擔心他的安全。但他總是很溫和地笑著說:”我沒事。“

有一天,護理組隊員徐春艷著急地說:“我擔心我們主任生病了,剛才從我這里拿了很多藥走。”晚飯時隊員見到了楊志旭,他一臉疲憊,問他身體怎么樣,有沒有事,他還是溫和地笑笑“我沒事”。大家后來才知道,楊志旭自來了武漢,從來就沒有睡過一個踏實的覺,他不僅要確保病房醫療工作的安全,還擔心隊員們超負荷工作后的身體狀況。他每天必進病房,每天必查房,而且一查就是整個病區。大家勸他休息一下,他總是溫和地笑笑:“我沒事,你們才辛苦呢。”到了第10天,巨大的心理壓力和連續超負荷運轉的身軀使他堅強的心也撐到了極限,他終于承認累了。沒白天黑夜地操心著,除了身體上的累,更累的是內心的壓力,整晚整晚的失眠,要靠藥物才能勉強睡幾個小時。怎能不累呢?

楊志旭查房查得很細心。通過對患者療效的觀察,他很快發現,我們原來的處方不能完全照顧到所有患者的病情。有一類患者的臨床表現為呼吸困難、動輒氣喘,胸悶胸痛,高熱或持續低熱,咳嗽,神倦乏力,口干,納呆。舌暗淡或紅,苔少或腐膩,脈浮細數或濡數。他認為這類患者的核心病機是:寒濕與疫毒深入人體,凝結在肺,耗傷正氣,伴有傷陰。他立刻和首批國家中醫醫療隊領隊黃璐琦院士及醫療救治組組長李浩溝通,在原來的方案上又加上了5號方。有了5個可以選擇的方藥,幾乎所有的患者都能找到合適的方藥。很快,楊志旭又發現了新問題,顆粒劑的藥量不是很多,很多重病患者不能僅僅拘泥于一日一劑。他又提出重病重劑,可以日3次,甚至日4次服用,臨床效果明顯提升。

孫思邈說過醫道“唯用心精微者,始可與言于茲矣”,楊志旭查房時數次碰上病重的患者想小便,而護理人員人手不夠,護理工作量又大,他主動幫助患者拿尿盆接尿。還有一次,他親自幫助患者沖大便。楊志旭說:“我做這些,但求問心無愧。我們是醫生,有些病情也不在我們的掌控之中,可是看著患者這么可憐無助,我們能幫多少就幫多少,哪怕只是多說一句鼓勵他的話,都希望能幫助到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