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更好地精準防控疫情,日前多個城市公布了確診患者所在社區的名單。1月30日,廣東省深圳市衛健委公布了第一批31個最新確診的新型肺炎病人曾逗留過的小區(場所)名單。1月31日,深圳又更新了這份名單,公布累計確診的134個新型肺炎患者曾逗留過的82個小區(場所)。不久后,廣東省廣州市也發布了“疫情社區名單”。山東省濟南市也發布了相關名單信息,已提醒廣大市民做好疫情防護工作。
目前,很多城市都出現了聚集性的疫情病例,一個社區集中出現多起確診病例,應當引起足夠的警惕。做好社區疫情防控,是抗擊疫情行動的現實需要,在基層堵住病毒擴散的危險,是所有社區管理者與居住者都要面對的嚴峻挑戰。
公布確診患者所在社區的名單值得推廣,但需要在三個細節層面的問題上做好工作。首先,發布的信息必須極其精準。從已經發布名單的城市來看,每個名單都涉及數十個小區,關涉著數十萬民眾的切身利益,必須做到準確、嚴謹,不能有絲毫的馬虎。疫情特殊時期,任何虛假消息都有可能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因此相關部門在搜集、整理與發布信息時,務必慎之又慎。
再者,發布信息應當及時,真實的信息發布必須“跑贏”謠言。不少網友會在官方發布正式通報之前從各處搜集“確診名單”,這些真假難辨的信息大量充斥在社交平臺上,令人更加焦慮甚至恐慌。因此,官方及時發布確診患者所在社區的名單,對消除謠言、引導輿論、撫平民眾情緒有重要作用,官方消息越及時精準,謠言越沒有生存空間。
與此同時,保護好公民隱私權也至關重要。公布確診患者所在社區的名單,不等于公布患者的個人信息、具體門牌號,進而給當事人帶來巨大困擾。事實上,當發現所在社區有確診者時,人們已經能產生充分的警惕意識。拿捏好分寸,避免簡單粗暴“一刀切”的做法,張弛有度,不讓人陷入過度恐慌,可以更好地實現精準防控疫情的目的。
應對疫情特殊時期需要特殊舉措,但所有的行為都必須遵照倫理與法律的要求,以人為本,結合實際情況加以應對。官方公布確診患者所在社區的名單,實質上也是政務透明化的舉措,實現了相關部門與民眾之間的信息互通與互信。在當前處境下,這個相互認同與理解的狀態格外關鍵,有助于動員更多力量、加強資源聯動,對疫情實現精準有效的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