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記者胡蔓、張茜)2月3日,我省召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例行新聞發布會透露,中醫藥在防治過程中發揮出較好作用。
國家衛生健康委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介紹,前不久,國家衛健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下發了通知,號召在這次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過程中采用中西結合方法。中醫、西醫各有所長,應在疫情抗擊過程中發揮各自優勢。這一次的疫病特點是濕邪致病,因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潛伏期比較長,癥狀比較溫和,給中藥治療帶來機遇,充分發揮中醫的救治方式,取得比較好的效果。
在改善癥狀方面中醫顯效。此病的癥狀主要是發熱、咳嗽、乏力,還有一些消化道癥狀。中藥退熱比較平穩,不反跳。治療咳嗽,特別對普通型的早期和中期,止咳效果比較好,同時改善乏力、惡心、腹瀉也比較明顯。有的病人焦慮、煩躁,吃完中藥后,癥狀明顯改善。輕度、中度的病人,經過治療以后容易痊愈。中癥病人向重癥轉化明顯減少,吃中藥以后有效控制不向重度、危重度轉化。
危重度病人往往加入中藥后可以穩定血氧飽和度,改善呼吸困難,減少肺滲出,這方面,中醫有一定輔助治療作用。該病后期用中藥治療效果比較好,對促進肺的炎癥吸收,避免以后引起間質性肺炎、肺纖維化等后遺癥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