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5日和26日,因著一次重要會議的召開和一份重要文件的發布,注定要載入中華民族的中醫藥發展史冊。全國中醫藥大會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最高規格的重要中醫藥事件,承接歷史、立足當前、面向未來,為當下和今后一段時期的中醫藥發展提供了一次千載難逢的歷史性機遇。
這樣一個機遇,體現在中華民族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中。面對西方文化的強烈沖擊,中醫藥事業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不但沒有倒下,反而在包容開放、融匯中西中承續了中醫藥血脈,實現了持續發展,并日益擔負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的重任。
這樣一個機遇,體現在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面對國內外形勢的深刻變化,中醫藥以其獨特的衛生資源、潛力巨大的經濟資源、具有原創優勢的科技資源、優秀的文化資源和重要的生態資源等多元價值,日益顯現出強大的活力和生命力,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支重要力量。
機遇稍縱即逝。此歷史性機遇賦予每位中醫藥人一項無上光榮的歷史使命,也無疑于為所有中醫藥人吹響了趕緊行動起來的集結號。
擔起使命,行動起來,首先要牢牢樹立服務黨和國家大局的意識。
歷經新中國成立以來的70年發展,當下的中醫藥地位之顯、作用之重,已非昔日可比,此次大會和《意見》也寄予中醫藥以厚望。正因如此,每位中醫藥人自當堅定中醫藥自信,時時跳出中醫藥自身的圈子,以國家大局和民族復興的宏闊視野找準定位,在服務黨和國家大局中發展自我、壯大自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擔起使命,行動起來,其次要牢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
如果說,服務黨和國家大局是政治認識問題,那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還是感情問題。中醫藥歷五千年而長盛不衰,根本就在于其源于人民、惠于人民,極大地滿足了世世代代炎黃子孫的生命健康需求,一直深得人民依賴和喜愛。人民的需求和信任,是中醫藥事業發展的不竭源泉和動力。實現新時代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每位中醫藥人更當時刻將滿足人民的中醫藥需求牢記心中。
擔起使命,行動起來,還必須在落實上有抓鐵有痕的干勁和韌勁。
傳承發展中醫藥是一項系統工程,在落實大會精神的過程中,工作將是復雜的,任務將是繁重的,壓力將是巨大的,消極等靠要只會錯失良機,主動作為則要有一種犧牲精神。在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面前,每位中醫藥人必須敢于擔當、勇于奉獻,尤其是各級各類中醫藥機構更須保持一種抓鐵有痕的干勁和久久為功的韌勁,切實對時代負起責任,對人民負起責任,對歷史負起責任。
發展中醫藥是濟世利民、造福人類的事業。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擔起歷史使命,趕緊行動起來,把發展中醫藥事業作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具體行動,制定具體落實方案,列出清晰任務清單,狠抓工作落實到位,確保全國中醫藥大會精神落地見效,為建設健康中國、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