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郵箱 微信
       
       
         
       
         
       
       
      官方微信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互動交流 > 官方微信
       
       
      人民日報海外版:中醫藥“國際范兒”越來越足
      來源: 時間:2019-10-29 16:17:51  
       

        把中醫藥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讓這一中華文明的瑰寶煥發新的光彩——近日,中醫藥發展喜訊連連,習近平對中醫藥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正式發布、全國中醫藥大會在京召開……國家戰略的支持與推動,為新時代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事業指明方向,為中醫藥振興發展、走向世界創造了新的機遇。

        △中外留學生在張同泰國藥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體驗傳統端午香包的制作。 新華社記者 徐 昱攝

        一株“中國小草”挽救百萬生命,一枚“神奇銀針”穿行“一帶一路”……蘊含著中華民族偉大智慧的中醫藥,對世界文明進步產生了積極影響。

        “中醫藥作為國際醫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正為促進人類健康發揮積極作用。”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說。

      世界需要中醫藥

        今年5月,第72屆世界衛生大會審議通過了《國際疾病分類第十一次修訂本(ICD-11)》,首次納入起源于中醫藥的傳統醫學章節,這標志著中醫藥正式接入國際主流醫學這一分類體系,對推動中醫藥國際化具有重要意義。

        推動中醫中藥國際標準制定,積極參與國際傳統醫學相關規則制定,這是中醫藥開放發展、參與國際交流與合作的必經之路。近年來,中國與世界衛生組織、國際標準化組織、中東歐國家、東盟、上合組織、金磚國家等多邊機構在傳統醫學國家政策制定、科學研究、標準化等領域的合作不斷加強。

        在張伯禮看來,中醫藥走向世界是時代需求。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類疾病譜發生了巨大變化,由此帶來了醫學目的、醫學模式的變革。世界衛生組織在《迎接21世紀挑戰》報告中指出:“21世紀的醫學,不應該繼續以疾病為主要研究領域,應當以人類的健康作為醫學的主要研究方向。”

        “世衛組織的這一論斷,恰恰與中醫藥學的基本理念一致。”張伯禮說。

        張伯禮表示,中醫藥學本質上是健康醫學的先驅:中醫藥學強調養生保健治未病的積極預防疾病思想,是一套完整的醫學知識體系。“這種學術特色和優勢契合了當前的醫學發展需求,這也是中醫藥學在世界范圍內廣泛傳播、不斷發展的根本原因與基礎。”

        在此背景下,中醫藥日益獲得國際社會的認可。數據顯示,中醫藥目前已傳播到183個國家和地區。到目前為止,共有113個國家認可使用針灸,其中有20個國家將針灸納入醫療保險體系。此外,已經有一批中藥方劑通過明確藥效物質、建立標準化生產鏈,更好更快地為歐美市場接受。

        “根據相關統計數據,已有29個國家設立了傳統醫學的法律法規。歐美一些國家,包括匈牙利和葡萄牙等,都已將中醫列為健康醫療體系的一部分。”張伯禮說。

      療效獲國際認可

        不久前,2019年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赤道幾內亞國際生命科學研究獎公布獲獎名單,來自中國的屠呦呦成為3名獲獎者之一。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公告中表示,屠呦呦發現的全新抗瘧疾藥物青蒿素,在20世紀80年代治愈了很多中國病人。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將基于青蒿素的復合療法作為一線抗瘧治療方案,拯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使非洲瘧疾致死率下降66%,5歲以下兒童患瘧疾死亡率下降71%。

        從榮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到再度得到國際認可,屠呦呦的中醫藥研究實踐,讓世界看到了中醫藥的用武之地和傳承創新。

        “青蒿素是傳統中醫送給世界人民的禮物。”屠呦呦說,中醫藥是一個偉大的寶庫,應該讓其發揮更大作用,為人類健康造福。

        從中國科學家屠呦呦對青蒿素的研究獲得諾貝爾獎,到包含起源于中國的傳統醫學被納入《國際疾病分類第十一次修訂本(ICD-11)》,凡此都表明中醫藥正進入國際視野。據中國外文局對外傳播研究中心在五大洲22個國家開展的第五次中國國家形象全球調查(2016-2017)結果顯示,中醫藥繼續成為國家形象亮點。

        張伯禮表示,在循證醫學理念的指導下,一系列高質量的中醫藥臨床研究證據不斷涌現,比如中醫藥治療心血管疾病、針刺治療壓力性尿失禁等。“中醫藥的療效已經逐漸獲得了國際同行認可,科研成果相繼在國際權威雜志發表。”他說。

        就中醫藥在防治常見病、慢性病等疾病中的療效獲得國際認可,貴州省中國科學院天然產物化學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顧瑋對幾個案例印象深刻:2006年,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準了第一個中藥處方茶多酚(Veregen)——用于局部(外用)治療由人類乳頭瘤病毒引起的生殖器疣;2016年9月,中國第一個進入美國FDA臨床研究的治療流行性感冒的中藥——連花清瘟膠囊美國二期臨床研究在弗吉尼亞州正式啟動……

      貢獻中國智慧

        在中醫藥服務惠及世界、造福人類的過程中,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藥文化也為人類貢獻了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

        目前,中醫針灸和藏醫藥浴法分別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本草綱目》和《黃帝內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記憶名錄,數量可觀的中醫古籍成為中華文化中的醫學瑰寶;以“簡便驗廉”著稱的中醫藥,成為受人追捧的養生保健和診療方式,也吸引了越來越多年輕人的關注和喜愛。

        如今,中醫藥將其在疾病預防、治療、康復等方面的獨特優勢融入多國醫藥文化中,成為不同文明美美與共的最佳寫照。

        在提升中醫藥國際傳播文化認同度的過程中,孔子學院、中醫藥海外中心提供了重要平臺。

        來自孔子學院總部的數據顯示,目前為止,全球共有16所中醫特色孔子學院,更有不少孔子學院開設了中醫藥課程,舉辦中醫藥文化講座、體驗等活動。

        孔子學院總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孔子學院成了世界認識中醫藥文化的重要平臺,中醫藥文化通過多種形式傳向世界各地,包括與國外院校合作開設中醫專業和中醫類漢語學分課程等。

        如今,中醫藥已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重要內容。我國已與40余個外國政府、地區和組織簽署了專門的中醫藥合作協議,在“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地區建立了一批中醫藥海外中心,在3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辦了數百所中醫藥院校。根據規劃,到2020年,中醫藥“一帶一路”全方位合作新格局基本形成,與沿線國家合作建設30個中醫藥海外中心。

        “中醫藥既是‘一帶一路’倡議中民心所向的外援項目,也是中華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以及人文交流的重要內容,它能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一步彰顯東方智慧,服務于健康世界的建設。”張伯禮說。

       
       
       
       
        Copyright@2006 www.xptnrq.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工體西路1號 電話:59957777
      版權所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ICP備案:京ICP備16052956號
      京公網安備11931045028號  網站標識碼:bm7300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级特黄女人生活片| 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 亚洲欧美另类第一页| 污视频免费网站| 日韩欧美视频在线| 免费国产在线观看| 香蕉国产人午夜视频在线| 成人免费a级毛片无码网站入口| 亚洲黄网在线观看| 菠萝蜜亏亏带痛声的视频| 奇米影视7777狠狠狠狠影视| 亚洲日韩V无码中文字幕| 欧美色图在线观看| 日本一卡2卡3卡4卡无卡免费 | 久久AV高潮AV无码AV| 精品国产一区AV天美传媒| 在线免费观看污网站| 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caoporm视频| 欧美a级毛欧美1级a大片| 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 ssswww日本免费网站片| 日本人六九视频jⅰzzz| 亚洲色偷偷偷综合网| 老色鬼永久精品网站| 在线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中文字幕色婷婷在线视频|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 亚洲欧美综合一区| 野外做受又硬又粗又大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已方| 中文字幕在线高清| 波多野结衣丝袜美腿| 四虎在线视频免费观看视频| 91精品免费国产高清在线| 女人18毛片水最多|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蜜芽| 波多野结衣456| 再深点灬舒服了灬太大了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 一本大道在线无码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