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郵箱 微信
       
       
         
       
         
       
       
      官方微信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互動交流 > 官方微信
       
       
      壯麗70年·黨領導中醫藥發展歷程?:讓中醫藥常青樹扎根基層
      來源: 時間:2019-08-23 13:39:59  
       

        基層醫療服務和群眾利益血脈相連,只有基層服務能力真正提高,群眾才不會“小病拖、大病扛”。

        當代生命科學面臨諸多困難與挑戰,世界范圍內醫療供需顯現突出矛盾之時,立足中國國情,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走中國特色衛生健康路,是用中國式的辦法為解決好醫改這個世界性難題作出的獨特貢獻。

      破土

      為基層中醫藥服務“強筋健骨”

        2012年,就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薄弱等問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五部門出臺《關于實施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見》,就鞏固和拓展基層中醫服務進行專門部署。

        2013年的全國中醫藥工作會議指出,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是當前中醫藥工作的重中之重。

        對此,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竺認為,中國衛生事業最為薄弱的環節就是基層和農村。面對醫改難題,如果做到90%的大病能在縣城里解決,就會緩解大醫院壓力。因此,發揮“簡便驗廉”的中醫藥特色,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為箭在弦上。

        2015年初,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陜西省西安市雁塔區電子城街道二〇五所社區中醫館時肯定了基層中醫館模式,他指出開設中醫科、中藥房很全面,很多患者喜歡看中醫,因為副作用小,療效好,中草藥價格相對便宜。借著國家啟動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的東風,基層中醫藥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十二五”期間,提升工程通過加強統籌規劃、強化政策落實、加大投入力度,重點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條件、特色優勢和人才隊伍等9項具體任務和5項保障措施,使中醫藥基層服務能力不斷提升,重大疾病、傳染病防治優勢進一步凸顯,為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目標,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打下堅實基礎。

        作為一項“工程”,必須要有看得見、摸得著、切實可行的抓手。

        提升工程實施以來,2012~2014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通過中央轉移支付累計投入資金6.91億元,共支持補助全國3456家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中醫藥館或國醫堂。

        相較于西醫動輒幾十萬元、上百萬元的設備采購費,將中醫藥科室集中設置,綜合運用多種中醫藥技術方法,形成相對獨立的區域,提供醫療、預防、康復、養生等多種服務的中醫館投入“價廉效優”,西安二〇五所社區中醫館建設投入只有10萬元。

        因為價格低廉、療效明顯,越來越多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推廣中醫非藥物療法,與手術、輸液等相比,減輕了群眾就醫負擔,降低了醫保支出,減少了抗生素濫用等問題,吸引更多患者在基層就醫。

        除了“價廉效優”的特點外,中醫館在老年病、慢性病、多發病、康復醫療中也顯現出巨大優勢,受到百姓歡迎。

        同時,各省也加大投入力度。在縣、鄉、村基級中醫藥服務網絡中,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是中醫藥服務能力最弱、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速度最慢的一環,是提升工程的難點,也是重點。

        各省正是從這一難點、重點入手,加大投入力度,扎牢基層中醫藥服務“網底”。例如甘肅省從2012年起,每年拿出1000萬元,建中醫特色鄉鎮衛生院,一年建100個左右,到2015年已經建了400多個。

        截至2015年底,全國基層中醫藥服務體系更加完善,90.74%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82.66%的鄉鎮衛生院都已設置了中醫科。為實現“首診在基層”“大病不出縣”發揮了重要作用。

        為突破制約基層中醫藥發展的人才瓶頸,《醫藥衛生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2011年—2020年)》實施,開展縣級中醫臨床技術骨干培訓項目、農村在職在崗中醫藥人員中醫專業大專學歷教育,以及民族醫藥知識與技能培訓,實現了到2015年,培訓6.65萬中醫藥人才的目標,到2020年,將爭取達到培訓基層中醫藥人才13.3萬人的目標。

        各地也通過招聘、返聘、定向培養、在職人員學歷教育、師帶徒、崗位培訓等方式,大力培養和引進人才,夯實基層中醫藥人才隊伍,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顯著提升。

      發芽

      找到基層中醫藥服務的“鎖眼”

        為進一步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2016年10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在總結“十二五”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實施工作的基礎上,印發《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力爭完成使100%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能夠提供10項以上中醫藥技術服務等總體目標。

        2018年7月,中醫中藥中國行江蘇省中醫藥健康文化推進行動在南京老門東地區舉行,35名來自省市中醫醫療機構的中醫藥專家組成的義診團隊,被市民圍得“里三層外三層”。

        江蘇省目前近97%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及鄉鎮衛生院都設立了中醫館、中醫閣,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看中醫,基層門診中醫服務量較之前已經翻了一倍,距離“十三五”規劃“一步之遙”。

        “十三五”期間,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還是以強化基層中醫藥網絡建設為重點,各省各地區扎實推進,取得良好效果。

        以縣中醫醫院為重點,加強“龍頭”建設,以鄉鎮衛生院為主體,加強“骨干”建設,以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為基礎,加強“網底”建設,以民辦醫療機構為補充,加強“補網”建設的工作思路在全國各地基層開展起來,基層中醫藥服務網絡較“十二五”期間得以進一步完善。

        以湖南省長沙市為例,在“十三五”行動計劃指導下,全市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均按標準設置中醫科、中藥房,配備中醫診療設備,建成具有中醫特色的中醫館,中藥飲片配備不少于300種,中醫藥服務量達到30%以上,能按照中醫藥技術操作規范開展6類以上的中醫藥適宜技術服務,15大項41小項考核指標基本達到創建目標,中醫藥特色優勢得以在基層發揮,惠及廣大百姓。

        此外,長沙市持續推進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標準化建設,全市建成1072個標準化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和大部分村衛生室能按照中醫藥技術操作規范開展4類以上的中醫藥適宜技術服務。鼓勵引導社會力量舉辦中醫醫療機構,“十三五”期間,全市新增社會辦中醫醫院6家、中醫門診部和診所193個,成為中醫藥網絡建設的重要補充,壯大了基層中醫藥工作力量,基層中醫藥服務網絡更加健全。

        與此同時,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也是“十三五”期間的重點工作,包括為基層65歲及以上老年人提供中醫體質辨識服務和為0~36個月兒童提供中醫調養2項服務。

        各省市基層醫療機構積極響應,江蘇省揚州市扎實落實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2017年65歲以上老人、0~36個月兒童的中醫藥健康管理率分別為74.57%和78.53%,超過了預期45%的目標。

        中醫藥家庭醫生簽約被積極推進,做到每個家庭醫生團隊有中醫藥人員或能提供中醫藥服務的醫師,分別制定中醫藥家庭醫生簽約基本服務包和中醫藥個性化服務包。2017年,揚州全市以村(社區)為單位家庭醫生中醫藥服務簽約率94.35%,重點人群中醫藥服務簽約率47.02%,重點人群中醫藥簽約個性化服務簽約率14.72%。不僅在揚州,全國基層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都在有序開展。

      扎根

      基層中醫藥“集結號”聲聲回響

        黨的十八大以來,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顯著提升,中醫藥獨特優勢得以發揮,以較少的資源總量提供了較多的服務份額,放大了醫改惠民效果,未來基層中醫藥服務潛力還將持續釋放。

        2017年,隨著中醫藥法的實施,辦中醫診所的門“寬”了,全國各地的中醫診所像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解放了基層中醫藥強大的“生產力”。

        作為中醫藥服務供給側改革的一部分,中醫診所由許可管理改為備案管理,由審批制改為備案制,由5年執業經驗改為3年,對于進一步提供中醫藥服務的可及性,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壯大基層中醫藥服務隊伍,方便人民群眾就醫具有重要意義。

        與2012年提升工程實施前相比,基層中醫藥服務更加可及、可得,城鄉居民看中醫、用中藥,獲得感顯著增強。截至2018年底,全國已有98.5%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97.0%的鄉鎮衛生院、87.2%的社區衛生服務站、69.0%的村衛生室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較2012年分別提高了21.9%、27.8%、31.7%、5.3%。

        此外,各地注重創新實踐,不斷探索符合當地實際的基層中醫藥發展機制和模式,以國醫堂為代表的基層中醫綜合服務區建設模式,成為各地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的突出特色和最大亮點。

        如今,各地基層醫療機構的國醫堂已逐漸成為基層中醫治未病的主體、疾病康復的中堅力量、中醫藥文化傳播的重要平臺、中醫全科人才的培育基地以及中醫智慧醫療的應用終端。

        提升工程也讓基層醫療機構中醫藥適宜技術豐富起來,截至2018年底,79.35%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70.57%鄉鎮衛生院能夠提供6類以上的中醫藥技術方法,63.22%社區衛生服務站、40.81%村衛生室能夠提供4類以上的中醫藥技術方法,一定程度上發揮了中醫藥在基層常見病、多發病和慢性病防治中的作用。綜合使用多種中醫適宜技術手段為城鄉居民服務,彰顯了中醫藥在基層強大的生命力,實現了基層機構、醫務人員、城鄉居民“三贏”的結果,也增強了基層中醫藥“獲得感”,讓更多群眾主動留在基層。

        此外,提升工程還讓基層醫療機構成為中醫藥文化傳播基地,裝修大氣、厚重、典雅的國醫館蘊含濃郁的中醫藥文化氣息,有的還將散落民間的中醫藥古書收藏其中,中醫藥文化宣講讓文化走進社區,提升了群眾對中醫藥的參與感、認同感,營造了濃厚的中醫藥文化氛圍。

        如今,基層中醫藥發展的良好環境和氛圍已經形成并不斷擴大影響。基層中醫藥“集結號”回響在祖國大地。

       
       
       
       
        Copyright@2006 www.xptnrq.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工體西路1號 電話:59957777
      版權所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ICP備案:京ICP備16052956號
      京公網安備11931045028號  網站標識碼:bm7300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年在线观看免费观看完整版中文| 国产老女人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蜜桃av噜噜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pp| 亚洲噜噜噜噜噜影院在线播放| 黑人巨茎大战俄罗斯美女| 日产乱码卡一卡2卡三卡四多p| 亚洲欧美日韩一级特黄在线| 老司机免费福利午夜入口ae58| 天天射天天操天天| 久久人人爽爽爽人久久久|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 动漫人物将机机桶机机网站| 97精品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在线看片二 | 中文字幕julia中文字幕| 最近中文字幕视频高清| 亚洲精品日韩专区silk| 精品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 在线天堂bt种子资源|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二区| 欧美zozozo人禽交免费大片| 人妻18毛片a级毛片免费看| 手机看片在线精品观看| 日本人护士免费xxxx视频| 伊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菠萝蜜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久久99热只有频精品8| 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天天天天97 | 国产97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美女流白浆视频| japanese国产在线看| 成全动漫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亚洲精品123区在线观看| 美女被羞羞在线观看| 国产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你懂的国产高清在线播放视频| 大陆熟妇丰满多毛XXXX|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