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到,“夏應心而養長”,養生需養“心”,飲食宜增酸減苦,為您推薦一款“手指養心操”,跟著視頻一起動動手指吧!
01 飲食增酸減苦

初夏之時,陽氣上升,肝氣漸弱,心氣漸強,飲食宜“增酸減苦、 補腎助肝、調養胃氣”,宜清淡,多補水,多吃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糧等。少吃油膩、 辛辣及上火的發物,以免造成身體內火過盛,引發痤瘡、口腔潰瘍、便秘等,尤其陰虛體質者更應如此。
也可選擇一些具有養心安神作用的食品,如茯苓、百合、蓮子、小米、玉米、豆類、藕、洋蔥、蘆筍、冬瓜、苦瓜、南瓜、芹菜、桑葚、香蕉、蘋果等。
02 立夏宜養“心”

夏季由于天氣悶熱,人的心火較旺,容易煩躁、心神不定,因而要“養心”,保養心神、精心靜氣,但您知道該如何做嗎?浙江中醫藥大學主任中醫師何富樂根據多年臨床實踐,總結了一段夏季養生口訣:
“夏氣通心,五行屬火,夏季攝生,養心為先,心為君主,宜靜喜涼,忌浮惡熱。先為神養,潛志勿怒,寧心寡欲,小成竊喜。次為食養,苦味常攝,芯類多服,素多葷少。再次術養,緩動微汗,動之前后,飲水攝志。若有偏盛,予以藥養,隨證施方,調和陰陽。十指連心,行養心操,靜心養練,即可萬全。”
夏季應晚睡早起,睡眠時間在晚10~11點至次日早上6~7點。養生當平心靜氣,穩定情緒,調整好心態,可以通過日常活動如繪畫、書法、下棋、種花、釣魚等來頤養心神,平素也可多聽舒緩輕音樂以平順心氣。也可試試浙江中醫藥大學主任中醫師何富樂自創的“手指養心操”,對改善記憶、促進手部靈活度、穩定情緒和提高睡眠質量均有益,做法如下:

來源:《中國中醫藥報》社主辦《中醫健康養生》雜志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