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醫師資格考試委員會公告,2019年醫師資格考試將于6月開始實踐技能考試,8月開始醫學綜合理論考試。今年,中醫醫師資格考試大綱不作調整,實踐技能考站設置及各站考試項目、醫學綜合理論考試涉及的科目、題量等均與往年保持一致。但基于進一步貫徹落實中醫藥法,結合認證中心課題研究情況,將在考試中作如下調整:
1.中醫醫師資格考試要突出中醫思維及特點。
2.以解決臨床問題為主,注重考查考生運用中醫知識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加臨床情景式試題比例。
3.增加整合型試題、交叉學科型試題。
4.更加注重操作的規范性要求以及操作過程中的醫患溝通能力、愛傷意識、醫療安全意識。
醫師資格考試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舉辦的行業準入考試,是評價申請醫師資格者是否具備執業所必須的專業知識與技能的考試。這一考試制度在嚴格醫師準入、規范醫師培養、加強醫師隊伍建設、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推動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中醫醫師資格考試開考至今已有20年,240余萬人參加了考試,80余萬人通過并取得了中醫醫師資格證。作為前接中醫學教育、后續中醫臨床的關鍵點,中醫醫師資格考試在醫學教育教學質量控制與評價過程中的作用越來越受到重視。
按照《醫師資格考試暫行辦法》規定,醫師資格考試分為實踐技能考試和醫學綜合筆試兩部分,大家習慣稱之為技能考試和筆試,也相應的將技能考試和筆試視為“動手”和“動筆”的考試。但實際上,醫學綜合筆試是采取紙筆作答形式的醫學綜合理論考試;實踐技能考試是對“技術”和“能力”在實踐過程運用的考核,“能力”包括運用醫學知識理論處理臨床問題的能力、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的能力、與團隊協作的能力,也有臨證應變的能力等。在整個考試過程中,思維決定行為,什么樣的思維方式直接決定了得出什么樣的結論。中醫醫師資格考試是中醫臨床從業人員的準入考試,是中醫臨床人才隊伍建設的基礎工程,考試的設計、內容、方式方法等是否科學合理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醫學教育教學與中醫臨床的水平。
當前,在健康中國戰略實施、《中國的中醫藥》白皮書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實施、醫教協同發展深度實施、醫師資格考試改革工作穩步推進的大背景下,中醫醫師資格考試如何順應形勢發展,考出中醫思維及特點是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2018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法監司分別立項“醫師資格考試中醫思維及特色研究”課題,委托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師資格認證中心(以下簡稱“認證中心”)聯合福建、天津等6所院校開展研究。通過采用文獻研究、問卷調查、專家訪談、專家咨詢、比較分析等研究方法,初步明確了中醫思維的內涵與外延,明確了中醫醫師資格考試中應該且能夠體現哪些中醫思維及特點以及怎么體現、怎么實現,形成了基于中醫知識理論模塊的模塊式大綱、將實踐技能和綜合理論融合的融通式大綱,并設計出了能夠體現中醫思維及特色的樣題、體現“智慧技能”考試的考站設置等。研究的成果將逐步應用于中醫醫師資格實踐技能和綜合理論考試中。
來源:中國中醫藥考試認證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