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煥淦委員
進一步推進中醫藥海外中心建設
2017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印發《中醫藥“一帶一路”發展規劃(2016—2020年)》,要求到2020年,中醫藥“一帶一路”全方位合作新格局基本形成,與沿線國家合作建設30個中醫藥海外中心。近年來,中醫藥海外中心建設取得了許多成就,也存在一些問題。全國政協委員、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市針灸經絡研究所所長吳煥淦建議,進一步推進中醫藥海外中心建設。吳煥淦表示,一方面,中醫藥海外中心建設缺乏當地法律法規支持。另一方面,中醫藥國際化人才儲備不足、中醫藥海外中心建設資金投入來源較少等諸多原因都制約了中醫藥海外中心的建設。此外,缺乏統一的中醫藥海外中心建設標準和評估標準,不利于建設形成統一的整體,進而發揮中醫藥海外品牌效應。為此,他建議:一是培養一批中醫理論扎實、臨床經驗豐富、外語運用熟練、熟悉國外政策的中醫藥人才,派遣至中醫藥海外中心承擔日常的醫教研等方面工作,提升中醫藥海外中心服務水平。二是通過政府引導、民間參與,鼓勵開展中醫藥海外中心多元化投融資模式的探索實踐,形成合作機制。三是適時成立由中醫藥海外中心共同參與發起的行業聯盟組織。四是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政府的溝通協調,推動各國以立法形式在中醫醫師執業資格、教育學歷認證、中藥產品準入、中醫診療費用納入醫保支付范圍等方面合理妥善地處理中醫藥服務及產品的準入限制。
盧傳堅委員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要重視中醫藥科技
創新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為貫徹落實該綱要,2月25日,廣東省衛生健康委、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食物及衛生局、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衛生局三方簽署了《粵港澳大灣區衛生健康合作共識》,深化中醫藥領域創新合作成為共識。全國政協委員、民盟廣東省委副主委、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盧傳堅建議,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要重視中醫藥科技創新。一是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創新中心”提供政策支持。將“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創新中心”納入國家科技創新體系。同時為“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創新中心”的高效運行營造政策環境,解決跨區、跨境的體制機制差異帶來的困境。二是以粵港澳科技合作為基礎,助推中醫藥創新走向國際。對此,盧傳堅建議,首先為粵港澳三方加強中醫藥科技協作,開展聯合攻關提供條件。建議設立粵港澳合作中醫藥科技專項。其次,探索中醫藥產品進入國際主流社會的渠道,推進中醫藥產業化和國際化。建議制定出臺中醫藥產品在港澳地區審批、注冊、上市的指導意見,逐步建立三地統一協調的中藥新藥研發標準和審評體系,并探索通過港澳地區輻射國際的有效路徑,加快中醫藥國際化進程。最后,以國際傳統醫學臨床指南等標準化工作為抓手,推進中醫藥規范化服務走向國際。
中國中醫藥報記者 羅乃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