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秀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推進鄉村中醫藥服務數字化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鄉村振興和健康中國的戰略部署,近年來,我局高度重視協同推進基層中醫藥服務數字化建設,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數字技術深度融入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全鏈條各環節,全力打造“數智中醫藥”,為推進基層中醫藥服務數字化提供有力支撐。
一、出臺相關指導意見,指明發展方向
2022年3月,國家中醫藥局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等9部門印發《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動計劃》,明確提出“加快基層中醫醫療服務信息化建設”,支撐縣級中醫醫院、基層中醫館、村衛生室實現信息共享和遠程支持,豐富中醫館健康信息平臺服務種類,擴大平臺涵蓋范圍,鼓勵三級中醫醫院牽頭組建互聯網醫共體,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館中醫藥服務提供信息化支持。2024年7月,國家中醫藥局與國家數據局聯合印發《關于促進數字中醫藥發展的若干意見》,從數字化輔助中醫服務能力提升、助力中醫藥人才培養等多方面積極推進基層中醫藥服務數字化發展。
二、緊密結合基層醫療機構發展情況,明確實施路徑
2020年7月,國家中醫藥局聯合國家衛生健康委出臺《醫療聯合體管理辦法(試行)》,鼓勵中醫醫院牽頭組建各種形式的醫聯體。2023年12月,國家衛生健康委等9部門印發《全面推進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建設的指導意見》,鼓勵有條件的縣級中醫醫院牽頭組建縣域醫共體,發揮縣級中醫醫院龍頭作用。要求統一縣域醫共體內信息系統,加強數據互通共享和業務協同,推動人工智能輔助診斷技術在縣域醫共體內的應用。將遠程醫療延伸到鄉村,推行基層檢查、上級診斷、結果互認。
三、統籌推進健康信息聯通,完善平臺建設
一是國家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初步建成,各省(區、市)統籌區域全民健康信息平臺不斷完善,實現了各級平臺聯通覆蓋。建立健全全員人口信息、居民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和基礎資源等數據庫,強化醫療服務、醫療保障、藥品供應等應用系統數據集成和業務協同。二是國家中醫藥局實施了中醫館健康信息平臺建設。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集成研發了平臺軟件,包含辨證論治、中醫藥知識庫等功能模塊,為基層中醫館醫務人員提供輔助診斷、知識查詢等服務,目前已接入1.78萬家中醫館。三是國家醫保局依托全國統一醫保信息平臺。著力推進信息化技術在醫保公共服務、就醫購藥服務過程中的應用,為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村衛生室等基層服務機構開展中醫藥服務提供基礎支撐。
四、多方面促進基層中醫藥信息化建設,加強財政扶持
財政部持續加大轉移支付投入力度,支持各地加強基層中醫藥人才隊伍。2020-2024 年,中央財政累計下達各地中醫藥事業傳承與發展轉移支付資金162.54億元,年均增長21.5%。其中,統籌安排資金支持建設42000個基層中醫館,推動實現基層中醫館基本實現全覆蓋,強化中醫館信息技術支撐。同時,支持對3萬名基層中醫館骨干人才開展包括信息化技術在內的各類培訓。
五、下一步工作計劃
下一步,國家中醫藥局將積極會同有關部門,按照《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動計劃》等文件要求,推進各項任務落實,進一步加快鄉村中醫藥服務數字化水平,推動中醫藥高質量發展。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2024年9月8日